一味中药材,能健脾除湿,解酒毒,有黑白两种,只有白色的可入药
有一味中药材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它能健脾胃、除湿气、解酒毒,还能解砒霜、河豚毒等多种毒素。但是它虽有黑白两色,只有白色可以入药。它就是中药材扁豆。

扁豆作为中药材最早见于汉代医学名著《名医别录》,原名“藊豆”,别名“白扁豆”,是豆科植物扁豆的种子,也就是蔬菜扁豆的种子。药用扁豆一般需要采集扁豆果实晒干后再取出种子,再晒干。
《本草图经》记载:“其实亦有黑白两种,白者温而黑者小冷,入药当用白者”,因此扁豆入药一般不选用黑颜色的,而是选用白色的,所以中医习称“白扁豆”。

中药扁豆的应用
根据记载,中药扁豆药性甘、微温,归脾、胃经有“健脾祛湿,解毒”的作用。中医对其应用可分为3类。
1.中药扁豆健脾除湿气。
脾虚胃弱,湿浊停滞,会导致乏力、食欲不佳、大便不成形或者腹泻等症状。

扁豆能健脾还能化湿和中,所以能调理因脾虚引起的上述症状,并常与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配伍。
中药扁豆药力平和,补脾而不腻,化湿而不燥,对病后体虚或脾胃虚弱、食欲不佳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常与太子参、炒山药、谷芽等同用。

2.中药扁豆消暑除湿。
夏季多暑湿,暑湿可引起脾胃不和从而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中药扁豆能健脾祛湿,而且药力平和,所以能“消暑”。
3.中药扁豆解毒。
中药扁豆不仅可以解酒毒,还能解多种毒素,如与葛花、白豆蔻、砂仁同用可以解酒毒;白扁豆单用可以解砒霜毒;与芦根同用可以解河豚毒;单用还可以解因食用鸟肉所致的中毒。

中药扁豆的禁忌
1.《本草从新》记载:“多食能壅气,伤寒邪炽者勿服。”
2.《新编中药炮制法(增订本)》记载:“扁豆内含毒性蛋白质,生用有毒,加热后毒性作用大大减弱”。所以慎用生扁豆。
中药扁豆药食同源,即是药材也是食材,它健脾除湿气,还能解酒毒以及多种毒素,但需要注意的是扁豆分黑白两色,只有白色的可以入药作为药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