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茯苓,疗效出奇!

文 / 华医世界
2021-02-07 18:10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其功效广泛,与各种药物配伍,不分四季,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奇效。

茯苓作为四君子之一,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合方入药频繁应用。

国医大师张志远继承先贤,临床应用茯苓在把握其“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的基础上,通过将茯苓与他药灵活配伍,或与他方巧妙合用,进一步扩大了其治疗疾病的适用范围。

张老在70多年的临证经验中善用茯苓。

今天,小师妹将其临床使用茯苓经验,分享如下,供优秀中医师参考学习。

药对配伍

张老认为茯苓性味甘平,取效较慢,非立竿见影药物,宜配伍其他药物或处方合用,且可大剂量投用。

张老临床常将茯苓与泽泻配伍以泄热利水,使泻中有补;

茯苓与甘草配伍以宁心益气,使水利神安;

茯苓与天麻配伍以抑痰上冲,使风邪得息

1.茯苓与泽泻配伍泄热利水

《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脾脉……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䯒肿,若水状也”。

张老指出水肿常见于脾气虚,无力运化水谷精微,使机体运化水液功能异常,排出不畅,水邪堆积体内而致,故治宜健脾利湿。

张老临床治疗水肿,常用茯苓与泽泻这一药对,两者皆属利尿药,但一为菌核,一为块茎,临床功效并不相同。

茯苓性缓,偏于补虚,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亦有利水作用,故含补泻双重功能,补而不猛,泻而无伤,既善扶正又可祛邪;

泽泻性寒,擅长泄热,以有泻无补,泻而不峻、利水不伤体阴为特点,故大多补中有泻的方剂多以泽泻和茯苓配伍应用。

张老临床对于脾热身肿型水肿,常用茯苓与泽泻配伍调畅水道,既可健脾利湿,又可防止泻而无补,或因补积热,从而使补而不腻,邪有出路,导之下行。

2.茯苓与甘草配伍宁心益气

《普济方》云:“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营”。

茯苓宁心定悸,消饮利水;

甘草补中益气,调理心律不齐、脉象间歇。

张老认为若脾失健运,痰饮不化,上凌于心,则会使心阳受扰,心神不安而发为心悸,其临床经验,凡惊悸不安,感觉忐忑,便可将茯苓与甘草两药授之,以补中益气,利水消饮,疗效可观。

此外,张老亦常佐入大枣肉,命名为“镇神汤”,增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效;

添入生姜、桂枝,则组成茯苓甘草汤,发挥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

亦或佐入半夏、陈皮增强祛痰化湿之效,佐入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增进宁心安神之功。

3.茯苓与天麻配伍息风抑痰

《名医别录》言茯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日华子本草》言天麻“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故两者相伍可滋助阴阳,调脏气,通血脉。

天麻镇肝息风,止抽定痉;

茯苓祛饮利水,宁心安神,二者配佐,能抑痰饮上冲、风邪内动。

张老临床实践,对积水、末梢神经炎、癫痫、梅尼埃病、眩晕,以及神经性眩晕出现的头痛、耳鸣、抽搐、麻木、目眩皆可投入茯苓与天麻,并加入半夏降逆,根据其疗风、痰、水之因素,将3味药组成“三治汤”

每剂所开之量,一般计天麻10~20g、茯苓20~40g、半夏10~15g

若头眩严重,可将茯苓增至60g,再添白术15~20g、泽泻20~30g,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重用茯苓治疗经验

1.治疗虚型水肿

虚型水肿易见于气阳两虚,气化无力者,使水液无法输布于上或开腠理而输布于外,病理性积聚于内而出现水肿或小便不利。

《本草纲目》言:“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元素谓其属阳,浮而升。

张老认为茯苓乃阳中之阴,降而下,故凡阴盛体质,气阳两虚,气化无力,易出现心悸、气短、小便不利、手足发凉、颜面四肢浮肿,按压呈凹陷状者皆可用茯苓治之,

常见于水液代谢障碍、营养不良、蛋白缺乏、肾炎、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中医谓之虚型水肿。

张老认为治疗虚型水肿应以温、补为主,祛水居次,绝对不能投予甘遂、大戟、牵牛子、芫花、商陆诸药大破元气,摧残生机,一般多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椒目、滑石、防己、葶苈子,谓之“八仙过海”,是畅开尿道的有效药物。

茯苓利水作用和猪苓、泽泻、椒目相比,差距极大,从《金匮要略》治四肢浮肿“聂聂动”,由黄芪、防己、桂枝、茯苓、甘草组成的防己茯苓汤,就可得到答案,防己之量为三两,茯苓则为六两,充分说明非重用不易见效。

实践验证,在祛湿、行水、利小便队伍中,每剂若达不到30g,难见疗绩,故张老使用茯苓多在30g以上,甚至有医家用量达100g,也很少有不良反应,

张老亦常按照《金匮要略》水饮调理水肿之证,将茯苓用量增至4倍以收良效。

案:

张老曾于1960年诊一营养不良、蛋白缺乏患者,其颜面虚浮、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脉搏沉迟,

张老遂予《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计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白术10g、泽泻10g,

因身体羸弱,将茯苓增至20g,未敢杂入其他伤气耗阴之品。

饮后功力不显,故把茯苓增到40g,每日1剂,

连吃2周,病情才逐步缓解,说明了茯苓发挥的重要作用。

2.治疗眩晕

历代医家大多对眩晕从风、痰、瘀、虚论治,尤其以痰湿为首。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水湿痰浊内生,困阻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调则发为眩晕,朱丹溪提出的“无痰不作眩”之说亦是验证了这一说法。

张老通过临床实践指出,茯苓治疗眩晕确实效果显著,且单开茯苓一味亦有作用,其在临床上治眩,无论血压高低,凡出现头晕、眼花者,皆可给与,尤其对神经性眩晕一证,功效最好,一般不超过10剂,症状便会解除。

案:

1992年张老曾诊一患者,感觉身体上重下轻如坐水浮小舟,头晕、眼花,每日发作数十次,苔白,脉弦。

医院诊断为神经性眩晕,经百余天施治功力未显,故找张老调治,

当时曾投予苓桂术甘汤15剂,仍无灵验,遂改为茯苓30g,添加半夏6g、煅龙骨(先煎)10g、煅牡蛎(先煎)10g,突出茯苓为本方主宰,

嘱咐其连饮10d,症状明显减轻,乃令其巩固月余,后电话告知已经痊愈,这说明临床运用茯苓治疗眩晕确有成效。

张老认为凡痰饮上凌,头晕目眩,包括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血压波动较大、神经性眩晕,都可用茯苓随证合方入药治疗。

皆应以茯苓为君,用量达到30g,比“神品”天麻有过之而无不及,功力更佳。


3.治疗心悸

《伤寒明理论·悸》有云:“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则为悸也”,即指出了心悸与水饮内停有关,而水饮成为邪气停聚于内多与脾胃肾阳不化有关,

因此温阳化饮之法当为本病的治疗原则,这与张仲景所提倡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相一致。

张老临床治疗心悸尤为突出茯苓的地位,曾秉业师经验,建立一首小方,名定悸汤,方中含茯苓、龙眼、柏子仁、煅龙骨、远志、甘草等药,

适用于神经衰弱、心房颤动、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病症,

若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则再加入葶苈子30g、人参10g。

除所举定悸汤外,治疗心悸、怔忡,张老亦常用茯苓与酸枣仁、龙眼、甘草、桂枝同组一方,功效亦佳。

案:

1982年张老曾诊一心悸患者,其常心动过速,伴有眩晕,乏力,恶心,失眠多梦,脉象沉弱,

张老遂以定悸汤与之,计茯苓30g,龙眼30g,柏子仁10g,煅龙骨30g,远志15g,甘草9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d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便嘱其再巩固1个疗程,后告知已痊愈,证明确有奇效。

4.治疗癔病


癔病属中医“脏躁”“郁证”“奔豚气”“梅核气”“气厥”“百合病”“失音”“暴聋”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以情志所伤、脏气郁结、气机紊乱、阴阳失调、心失所主等为主,

茯苓可开胸腑,调脏气,长阴益气,保神守中,故在治疗癔病中亦可发挥重要作用。

张老将癔病分为静止型和躁动型,

静止型多表现为夜睡困难,喜悲伤欲哭,神识恍惚,口吐痰涎,时发咳嗽,表情淡漠,思想不集中,工作懒散,

临床治疗上张老常予茯苓30~50g,加百合15g、煅龙骨(先煎)10g、煅牡蛎(先煎)10g、远志(去心)10g、浮小麦60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根据情况,连用15~30d,便能获得明显的改观。

躁动型癔病多表现为歇斯底里频繁出现,无故啼哭、乱闹、大声叫喊、突然身僵不能动转,行为异常,

对于此证,张老常开茯苓60g,加甘草30g,小麦60g,大枣(擘开)20枚,马宝(冲)1g,全蝎6g,石决明30g,紫贝齿30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不停至痊愈,颇有效果。

甘麦大枣汤为《金匮要略》中的安神剂,常用于治疗脏躁,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疾病,张老常在此方基础上加茯苓治疗癔病,功力倍增。

案:

1955年张老诊一小学教师,医院诊断为转换型精神障碍,月经正常,无端哭泣,耳鸣,疑神疑鬼,夜间起床独语,自称与神仙对话,有时抽搐或似瘫痪,脉搏缓和,无特殊现象。

频繁发作已有年余,服理气、活血、化痰、泻下剂,均无效果。

张老从其表现推断乃肝气怫郁、虚火内扰,投甘麦大枣汤加茯苓滋润缓急,发挥镇静作用。

茯苓45g,生甘草30g,冬小麦60g,大枣(擘开)30枚

水煎分3次服,连饮10d,病情稳定,又巩固服用月余,后告知已痊愈,未再复发。

5.治疗痰饮咳嗽

肺主气,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肾主水,为气之根。

肺、脾、肾气化失司,痰饮阻肺为肺系痰饮咳嗽病证的主要发病机制。

张老临床医痰饮咳嗽,

一是投苓桂味甘汤(药物组成: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胸满者去桂枝,加干姜、细辛,呕吐者加半夏,形肿者加杏仁,胃热上冲头面如醉者加大黄。

二是投《伤寒论》小青龙汤,凡外感风寒,内伤久咳则用此方,疗效颇佳。

两方都以茯苓为君,由于主治痰饮咳嗽,故茯苓的用量一般在30~60g,始见威力。

案:

1978年张老诊一老妇,70岁左右,每天咯吐痰水一杯,气促,日夜咳嗽不停,额上出汗,尿量减少,四肢略有浮肿,舌滑苔白,脉浮。

即以小青龙汤加减授之,

计茯苓30g,桂枝10g,干姜10g,细辛10g,五味子15g,半夏10g,杏仁10g,甘草10g

日饮1剂,连服3d,虽见疗能,但效不足言;

张老遂将茯苓增至60g,续服未辍,共9剂,后证情解除,故张老指出一定要突出茯苓的剂量,否则功亏一篑。

此外,张老受伤寒派影响,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咳嗽不重,吐痰甚多,白薄似水者,即《金匮要略》所谓的饮证,

临床常用茯苓泽泻汤加葶苈子以利水、清化痰液,计茯苓30g、白术15g、泽泻15g、桂枝10g、葶苈子20g、甘草3g、生姜10片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7~15d,有明显治疗作用,比小半夏加茯苓汤功效强。

国医大师张志远教授在临床上应用茯苓十分广泛,始终紧扣其“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万变不离其宗。

在茯苓的使用上,剂量大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色,一般都在30g以上,且在合方入药中,突出茯苓的地位,通常作为君药来发挥作用。

张老巧化古方今用,为临床治病和用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