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反复发作10年,糜烂性胃炎伴十二指肠溃疡,中医如何治愈?

文 / 健康去哪儿了呢
2021-02-03 18:13

颉某,男,38岁,干部。

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3个月。

患病10年来四处求治于中西医,中西药物迭用,病情始终未见好转。

3个月前胃脘疼痛加重,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经静脉给药,胃脘胀痛有所好转,其余症状改善不著。

刻诊:胃脘隐痛,痛时喜暖喜按,脘腹痞满,纳谷不思,干呕时作,嗳气频频;

面色萎黄,机体消瘦,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苔腐上浮薄黄苔,脉沉细数。

证属中州阳虚,厥阴犯土,寒热错杂,治宜疏调和中,寒热并调,虚实兼顾,方用乌梅汤。

药物组成:乌梅12g,细辛6g,桂枝10g,干姜6g,黄连10g,黄柏10g,当归12g,党参10g,附子10g,川椒5g。水煎服,日1剂。

复诊:服上方3剂后,脘腹疼痛已止,腐苔亦化,嗳气干呕大减,饥而欲食,上方加减共服15剂,诸症消失,改服乌梅丸调理善后。

2个月后胃镜复查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消失,并嘱其调情志,慎起居,节饮食,戒烟酒,1年后追访无复发。

按:本案属寒热虚实夹杂之证,由于病程长,前医有清热理气,有温阳补气,或认为久病入络,而用活血化瘀之剂。

实为只着眼于症状治疗,而未详查病因、病机,或由于患者服几剂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就改投他医。

理气过耗肝阴,清热过损脾阳,致使相火上炎,上热下寒,上盛下虚,因而久治不愈。

乌梅为君敛风和络,为之调适于中,将军之官得以缓其暴悍之性;

干姜、细辛、附子、川椒、桂枝温中散寒止痛;黄连、黄柏苦降相火;党参、当归补脾胃,益气血。

诸药相合,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祛邪扶正,恰中病机,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