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喝中药该如何让中药汤汁的效果更好

文 / 健康家庭
2021-01-23 00:09

中药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为古老的剂型之一。目前在中医临床仍然广泛使用。中药汤剂具有剂型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同时制法简便,以水为介质,价廉易得,起效迅速的特点;味苦量大,必须临时制备是其较为明显的短板。

中药汤剂的优势明显,很多看中医的朋友更愿意选择自己熬制中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但是在熬中药的时候是汤汁多好还是少好呢?我们该如何获得更加有效的中药汤汁以保证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呢?

中药典籍中有“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的记载。这是指汤剂有洗涤、冲杀的作用,对于阴阳明显失调或病程较长的的病证最为适宜。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如何煎好中药汤剂。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可见,正确地煎煮汤药对祛病疗疾、充分发挥药效至关重要。

煎中药(熬中药)首先选择的是砂锅或砂罐等陶制器皿,这些陶制器皿的优点是不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且传热慢不易糊锅。不宜选用铝锅、铁锅、铜锅等材质的器皿,因为他们容易与中药产生化学反应,可能会产生毒性成分。

煎中药前(熬中药)前要用清水(不宜用矿物质水。)根据药材的部位不同浸泡药材30分钟至1小时。浸泡后药材吸水恢复到近新鲜状态,头煎加水使之高出药面3~5厘米,二煎高出药面1~2厘米。

煎药讲究文武火。煎煮时一般宜用武火(大火)煮至开锅,开锅后5分钟内分钟改用文火(小火),保持汤药基本处于微沸状态即可。

煮时间以每剂中药煎2~3次为宜,一般煎煮两次能煎出80%~90%的有效成分。

此外,煎中药(熬中药)还有特殊煎法:不易煎出有效成分、需要减毒或者有特殊要求的中药要先煎;容易挥发、有效成分容易破坏的要后下;各种粉类中药材或者绒毛的药材要包煎;还有诸如:冲服和烊化等等。不论哪种特殊煎法,我们在取中药时中药师都会告知我们,这一定要注意。

那么,中药汤汁是浓些好还是淡点好?是多点好还是少点好呢?

煎中药就是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而当煎到饮片本身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时,这种扩散运动就停止了,这时候的中药也就煎好啦。如果再继续煎煮,以求“又浓又少”,不仅药物内的有效成分不会再释出,还可能使非有效成分(如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断溶出,这样会使药液中有效成分因蒸发而减少,甚至在过长的高温中遭到破坏,从而降低药效。

根据药物的性质,解表药头煎煮沸后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头煎沸后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一般性质的药,头煎沸后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各种类型的汤剂均以煎两煎为宜,汤药煎好后,应趁热过滤,榨干,尽量减少药渣中煎液的残留量。

每次煎好的药汁,滤取量皆不得少于200毫升左右为佳,如果是小孩子服用,每次滤取的液量100-120毫升左右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