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黄帝内经》,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常听中医,增长健康
(188)《黄帝内经》失眠跟血供氧不足有关
《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壮胆,胆是勇敢的“先锋官”
胆是一中空的囊状器官,内藏胆汁。位于右胁之内,附于肝的短叶之间,是六腑之首。又因为胆藏精汁,与六腑运化水谷,传导糟粕有别,故又属“奇恒之腑”。
胆具有决断功能。胆气充实,则行事果断,脏腑气血功能发挥正常。
《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者,不偏不倚,才能维持公正。
胆藏精汁,主疏泄
胆汁在肝的疏泄作用下进入胆囊、浓缩;同时,又在肝胆二气的疏泄作用下流入小肠,对食物作进一步的消化吸收。因此,胆汁疏泄正常,对脾胃、小肠的功能活动都十分有益。
相反,如果胆失疏泄,胆汁藏泄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影响到脾胃,使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油腻食物,腹胀,便溏,或胁下胀满疼痛等症。
如胆汁上逆,会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如果胆汁外溢,会导致巩膜和肌肤发黄而产生黄疸等症。
人在子时前入睡最宜养胆。而且子时一阳生,此时入睡,有利于协调平衡人体的阴阳。
胆主决断,调情志
中医认为,胆的生理功能,与人体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决断及勇怯方面。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
所以说,气以胆壮,邪不可干。如果胆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情志方面的变化。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易生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
一般来说,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对行动的决心,都是从胆发出来的。俗话说,“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如果胆不清了,头脑自然一片混乱,头脑不清自然无法做决断;胆清了,头脑也清醒,决断也容易做了。
胆的功能正常,则其他脏腑也会平安无事,因此《黄帝内经》中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也就是说“十一脏皆赖胆气以为和”。
为什么说“十一脏取决于胆”,而不说“十一脏取决于肝”呢?这是因为肝为阴木,胆为阳木,是阳中之少阳。这种初生的阳气是维持整个人体生命活动不断进行并欣欣向荣不可缺少的力量;其他十一脏的功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胆的少阳之气。
【一日一言】
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金·张元素《医学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