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一种野草“三步跳”,比“七步倒”还要毒,中医常用来入药
农村各种杂草很多,大部分是无毒的,甚至古代特殊时期穷人依靠草根树皮充饥,但有一部分杂草在农村是老一辈人严禁小辈们碰触的,因为它们有毒,其中有一种剧毒的野草被叫做“三步跳”,其名称与武侠小说中的“七步倒”有异曲共工之妙。

“三步跳”这个名字是形容这种植物毒性很大,类似于“七步倒”那种吃完只能走七步就毒发的意思,但一种是走三步,一种是走七步,可见“三步跳”比“七步倒”还要毒,但中医却有“以毒攻毒”的说法,所以中医常用来入药,而且作用还很多,它的中药学名是半夏。

中药半夏是植物“三步跳”的块状茎,而此植物全株有毒尤其是块状茎的毒性最大,0.1克的剂量即可使人中毒,中医很少直接使用未经过加工的半夏,现在常见的半夏有三种,第一种是生半夏,即采挖的植物茎直接晒干使用;第二种是姜半夏,是用生姜、白矾加工的半夏;第三种是法半夏,是经过石灰水、甘草等加工而成。

根据中医的典籍记载,半夏的应用范围很广,能能除痰、止呕、除湿气,还是常用的“湿痰、寒痰之要药”,并且善于消除多种因素的引起的痰多,如果是“湿痰”常与陈皮、甘草等中药同用;如果是“风痰”常与天麻、白术等药材一起使用;如果是“寒痰”则常和桂枝、细辛等中药一起用。

半夏入药不仅能祛痰,还能止呕,被中医称作“止呕要药”,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并根据表现不同与相应的药材搭配,但最常用的是与“呕家圣药”生姜同用。不仅如此,半夏还能祛除脾胃的湿气,所以能用于脾胃湿气重而造成的心烦失眠,并常与陈皮等中药同用。

除此之外,半夏还能用于“痞满”、“瘰疠”等,半夏毕竟属于剧毒的药材,未经过加工的生半夏只适宜外用。神奇的是,0.1克的半夏就能引起中毒,但中医对半夏的指导用量是3至6克,使用得当时超出了几十倍而不引起中毒,可见中医的奇特之处。

在农村众多的杂草之中,不仅半夏有这种称作“三步跳”的毒草,还有许多带有不同程度毒素的植物,它们在生活中是我们需要远离的毒药,入药却是不可替代的良药,古人能发现并合理地利用身边一切有用之物,其智慧不得不让我们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