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中冲穴:开窍苏厥,清心泄热,通络止痛

文 / 健康逆生长
2021-01-12 00:09

中冲为经穴名(Zhōngchōng)。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中冲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五行属木。中即中间,冲即冲要,此穴在中指端冲要处,故名中冲。

【腧穴释义】

中冲。中,与外相对,指穴内物质来自体内心包经。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本穴物质为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由体内外出体表时是冲射之状,故名。

心包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物质是来自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且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出,故为心包经井穴。

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心包经外出体表的高热之气,此气外出体表后急速散热降温,所行为天之中下部而不能上行天之天部,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取穴位置】

位于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

【穴位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功能主治】

功能:开窍苏厥,清心泄热,通络止痛。

主治:

1、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2、热病、舌下肿痛。

3、小儿夜啼。

【穴位配伍】

配百会穴、人中穴、冲门穴治中风不省人事。

配人中穴、中脘穴、气海穴、曲池穴、合谷穴等治中暑。

配印堂穴、百会穴、人中穴、大敦穴、太冲穴等治急惊风。

配痖门穴、三间穴、行间穴治舌强。

【刺灸法】

仰掌,于中指间的中点,距指甲游离缘约0.1寸处取穴。一说于中指爪甲桡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线,二线相交处是穴。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中风昏迷、脑溢血、中暑、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小儿消化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