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医诊脉不要对着表数次数?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你知道吗?
01
人们往往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西医把脉要用钟表作为参考来数一下一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而中医却不需要,只需要根据人体自己的呼吸就能判断一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这不得不说中医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先见之明,然而,同样是诊脉,中医和西医诊察的方式和结果却并不一样,中医在诊察脉搏的时候,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从天地人三才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这样显得更为“阳春白雪”一些。
那么,对于如何用呼吸来判断脉搏的跳动频率呢?李时珍在《濒湖脉学》里这样记载道,“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意思是一呼一吸的时间,脉搏跳动4次,按照古人的计算方式,日夜将会有13500次呼吸。但是根据现代的计算方式,每昼夜将会有27000次呼吸。所以这句歌诀,有可能说的是一日一夜各有呼吸13500次。
02
古人不仅仅对于人体的呼吸频率比较有研究,对于脉搏流动的尺寸也有研究,《濒湖脉学》里对于一昼夜脉搏的流动长度也是遵从古人的说法,即“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这与古人所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按照呼吸与脉搏流动的长度相乘,就得出了昼夜脉行多少尺寸的数据,也就是810丈。当然,这是按照13500息计算的,如果按照27000息计算,就应该是1620丈。
当然,这个是古人的计算方式,虽然与现代的计算方式不太一样,但也不能直接武断地去批判古人在这方面的建树。尤其是古人计算呼吸的方式,并不是按照我们现代的分钟来计算的。
古人计算的是五十营,漏水下百刻,在钟表没有发明的年代,这种计算方式已经十分先进,且这种方式在古代一直流传,并且运用于临床没有问题。这就证明它的存在有它存在的意义。
03
但是,古人记载的“一息四至”的常人脉率,即便用分钟制,依然十分准确。而且古人认为,人的呼吸并不是所有的呼吸的时长都是一样的,应该是三次呼吸就有一次呼吸比较长,一共19次呼吸中有7次深呼吸,这与天文历法中的置闰有点类似,但奇妙的是,天文历法里,也是19年有7年需要置闰。
《濒湖脉学》这段话的重点在于,用呼吸定脉率的先进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模糊数据,然而这个模糊数据却依然不影响诊断。因为在人们的脉率正常值是能够接受这个波动的,而且这个数据竟然与现代的钟表计算的惊人的相似。
更重要的是,中医不需要一边对着钟表数脉搏跳动的次数,只需要凭借呼吸就可以很快算出脉搏跳动次数,而且与钟表一个一个的数误差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