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信号频传:中医药大学,未来可期!

文 / 软科
2021-01-05 18:33


2020年,一场疫情洗礼了全球。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中,我国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彰显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医药在这次疫情大考中交出的答卷,给我们在新时代加强“新医科”建设,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战略上升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战疫的过程中,中医药也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如何做好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显得愈加重要和迫切。

近年来,国家频出重磅文件,并多层次多渠道发声:


2019 年10 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工作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随即,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公布。“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10.26-29在北京举行。


2020年12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将于2021年2月底前会出台落实本实施意见的具体实施方案。



《意见》明确,夯实中医药类专业主体地位,调整优化中医药院校学科专业布局,集中优势资源做强做大中医药主干专业。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适度扩大中医药类“一流学科”建设规模,完善建设结构。五年内完成第一轮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改革中西医结合教育。2021级起,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


2020年12月30日,六部门共同制定并印发《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提到,鼓励中医药院校设置中医康复学等专业;加强中医康复重点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带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中医康复专业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队伍、基层实用型人才建设等;鼓励在职称评审中设立中医康复专业等。在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中,设置若干中医康复学重点学科建设点,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



一呼百应


国家政策一出,各地、各大高校积极响应。


各大高校积极响应,不仅有“国字号”新大学的出现,还有中医、西医强校联姻,中西医深度融合,为“做大做强”中医药而努力!

12月1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成立65周年之际,召开推进做大做强暨学部成立大会。会上提出“扩大中医学9年制招生规模,探索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指示要求,持续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



12月26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一行5人到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考察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再次透露将积极争取组建这所“国字号”大学的消息


此外,高校之间也是积极行动、互相加深合作,将现有资源充分地整合,为探索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医药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发力。


12月28日,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顺利“转型”成功:由综合医院向中西医结合医院转型,并将二附院名称变更为“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清华大学的这一建设工作,持续进行了两年多。


参加活动人员合影


11月3日上午,河南大学中医院和中医药研究院挂牌仪式在开封市中医院南门举行,河南大学与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建开封市中医院进入了一个有效实质合作阶段。


刘汉征与孙君健共同为“河南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揭牌


7月1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试点专项”,开设九年联合培养、本博连读中医学“屠呦呦班”,今年计划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浙江5个省份各招收3名学生。



7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战略合作基础上,共建“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协同攻关、真正诞生一些从0到1的原始重磅创新突破。



还有网友建议将现有高校中的西医力量与中医药力量相结合,促进中西医药结合,例如将天津大学合并天津中医药大学,成立天津大学中医药学部等等。


多地政府在城市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到中医药学科建设以及中医药大学的发展。

2020年1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意见》指出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中医药相关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办中医类专业


2020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也印发《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推动省部局共建湖南中医药大学,推进中医药国内一流学科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同月,重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重庆中医药大学


2020年4月,河南省曾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专业,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设置中医药及相关专业。同时,支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让河南省“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风云际会


中医药事业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状态,各大“中医药大学”也被拉到台前。


目前,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共有6所中医药大学进入名单,且均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除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是部属高校,其余皆为地方高校。有趣的是,这六所高校除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外,另外5所以前都不是“211”工程高校。难怪坊间有戏言称,“双一流遴选,中医药大学是最大赢家”



此外,今年“省部共建高校”阵营持续扩容,从六月底到八月陆续有5所高校入列,其中中医药大学占据3席,分别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6月24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共建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意见》,天津中医药大学正式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种种迹象均表明国家对中医药大学的重视!有理由相信,下一轮“双一流”名单中,或许能有更多中医药大学“上车”!


此前,软科(ID:zuihaodaxue)小编对全国省级教育部门公示的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推荐名单做过统计,发现今年全国共有十几个省市新增了不少中药学硕博点,例如:

福建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增加了中药学的博士一级学科学位


河南农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增加了中药学的硕士一级学科学位


重庆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增加了中药学的硕士专业学位


长久以来,高等教育中中医药的硕博点本就少于西医学科,与西医竞争的话语权和机会也远远不足。硕博点的增加反映了国家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视,为更多中医药学子提升学历创造机会,期待未来中医药能够在医学、学术领域发出更强的声音!


入围“双一流”的名单,自然吸引了不少同学报考中医药大学。据报道,南京中医药大学一入选“双一流”,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研的报名人数,学校的中药学专业报考人数迅速增加到七八百人。2020年报考人数422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3%。


即使不是“双一流”,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为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增幅高达20%。


从就业情况来看,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对初入职场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前景、薪酬的满意度等各方面认同度均较高


图源: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就业质量报告


天津中医药大学近四年来毕业生月收入水平也是逐年显著上升。



希望中医药高校能把握机遇,适应社会需求,努力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大学,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服务!



整装待发


“历史上,每一次疫情都是一次大考,中医历经这些大考,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优秀经典方剂。”

前有屠呦呦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后有“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提出中药进方舱、中医包方舱,申请筹建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并率领来自各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 披荆斩棘,筑起一道道生命的防线。


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医药高等教育现代化恰逢其时。在“健康中国”政策的引领下,想必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大学将迎来新的机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