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脏之伤,终必及肾”?怎样用中药养护肾脏?
“五脏之伤,终必及肾”,出自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意思是所有内脏疾病,如果长期不得治愈,最终都会影响到肾脏的功能。
先说肺,肺主呼吸,而肾主纳气。肾的纳气使肺能更好发挥肃降功能,而肺对气的肃降又使肾有所封藏。很多长期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最终导致呼吸俯仰,虚喘无力,动则气喘,腰膝无力,这就是肺病最终影响到肾的功能了。
人体之精气的来源分先天和后天。先天之精为肾所藏,后天之精来自脾胃运化所生。先天之精可以温阳脾胃,使脾胃更好的发挥运化功能,所谓“火能生土”。而脾胃运化之精又可以充养先天之精,使先天之精在不断的消耗中不至枯竭。很多慢性腹泻的病人,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虚泄无度,肌肉消瘦或虚胖,阴虚阳浮,夜卧不眠,骨质疏松,齿根外露等等。这就是因为脾胃的疾病影响到肾的功能了。
肝主疏泄,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同源。长期肝郁之人,肝郁气滞血瘀,肝郁亦可化火。这都是“中风”的病理基础,最终就会头摇身动,偏瘫痿痹,舌强肢麻。这就是肝病影响到肾的功能了。
心火为人之“君火”,心阴之濡润,使心火下降,温阳肾精,而肾精上承,亦可使心阳不至太过升腾。此所谓“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也。如果长期思虑烦扰,心神飘摇,心神不能下潜,就会使肾水生寒,成为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病症。这种病人双足常冷,腰膝无力,而面如火燎,头昏神摇。
总之一句话,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病,长期不得治愈,最终都会导致肾的疾病。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肾精充盈,则会使五脏之病更快的康复,不至迁延不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体质强健,不易得病,得病之后也容易康复的道理。
中药护肾,没有一定之法,只能以偏治偏。但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阴阳同补,不可偏废。
有些人认为自己肾阳不足,就大量的用附子、肉桂、鹿茸、淫羊藿等补阳之品,很快就导致唇焦口燥,髓枯液竭的后果。
相反,过用生地、阿胶、麦冬、石斛等阴柔之品,也会导致肾水阴寒,足寒泄泻。
这都是违背了中医的基本理论“阴阳互根”的后果。至于补肾方药中,到底补阳和补阴的药要各占多大比例,这就要根据每个人阴多阳少的状态来看了。望闻问诊,诊查疾病,最终才能遣方用药,从来就没有适合每个人都服用的中药方子。
六味地黄丸补中有泄,用药平和,却有阴无阳;金贵肾气丸阴阳双补,以阳运阴,可用于阳不化气之人;左归丸偏于肾阴,而右归丸偏于肾阳;至于四逆、参附等,纯阳无阴,用于肾阳暴脱之症。此中权衡斟酌,必良医方可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