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反复发作性的麦粒肿,治当用“升降散”

文 / 信托健康产业
2020-12-24 18:24

有时候一觉醒来,眼睛上突然长了一个小疙瘩,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这是针眼。小时候家里长辈总说“偷看不该看的东西,眼睛就会长针眼”,现在我们知道,这都是吓唬人的话,那针眼到底是什么呢?

针眼是民间的俗称,在医学上又叫麦粒肿。麦粒肿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在眼睑皮肤或睑板腺、毛囊等处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本病初期多为风火上攻所致,予以仙方活命饮,或桑菊饮等加味治疗疗效较好。但也有慢性反复发作性的麦粒肿。

有的患者麦粒肿反反复复,多年不愈,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对此,笔者常用升降散加味,制成粉末,吞服,以调理身体体质,连续治疗两三月,则可以痊愈。

升降散——因蒲老倡导应用升降散要读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一书而名重后世,但非杨氏所创,杨氏在《伤寒瘟疫条辨》中明确记述:“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余更其名曰升降散”。

由白僵蚕、蝉蜕、大黄、姜黄组成。主治温热、瘟疫,邪热充斥内外,阻滞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致头面肿大,咽喉肿痛,胸膈满闷,呕吐腹痛,发斑出血,丹毒,谵语狂乱,不省人事,绞肠痧(腹痛),吐泻不出,胸烦膈热,疙疸瘟(红肿成块),大头瘟(头部赤肿),蛤蟆瘟(颈项肿大),以及丹毒、麻风。

【患者信息】刘某,女,4岁半。

【患者主诉】麦粒肿反复发作3年

【初诊2019年11月14日】从一岁半开始反复发生麦粒肿。曾用中药升降散、推拿等治疗,仍反复发作。现在突然加重,左眼睑加重,平时饮食清淡,少食肉食、辛辣。平素大便偏干,小便黄。

【诊断】慢性麦粒肿急性发作

【方药】自拟方

炒栀子、桑叶、菊花、薄荷、青葙子、鸡冠花、当归、赤芍、荆芥、玄参、生地黄、淡竹叶、炙甘草、淡豆豉、蒲公英、浙贝母、枳实、生姜。

【医嘱】7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病症好转。麦粒肿明显消退,大便略干,故于上方去桑叶、赤芍、生地、淡豆豉以避免过于寒凉,加乳香、皂角刺、生黄芪以托里生肌,促进愈合。续服7剂。随后基本消退。

【三诊】麦粒肿基本消除。此时调理身体体质。用升降散加味。

炒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淡豆豉、炒栀子、肉桂、菊花、蒲公英、白芷、茯苓、鸡冠花、赤芍

用法:研成粉末,内服,温水送服,每次1g,每日3次,连续服用2~3个月。

【随访】迄今为止,已过将近一年,麦粒肿并未发作。点赞。

慢性反复发作性麦粒肿急性麦粒肿治法不同。

急性麦粒肿——多为风火(风热)上攻,病症在表,治疗以疏风清热,散结消肿为主。

慢性反复发作性麦粒肿——多体质偏于实热,病位在里。故对慢性麦粒肿采用升降散。

升降散仅四味,其中僵蚕、蝉蜕袪风解痉、散风热、宣肺气,宣阳中之清阳;大黄、姜黄荡积行瘀、清邪热、解温毒,降阴中之浊阴;又加黄酒为引,蜂蜜为导。

两两相伍,一升一降,可使阳升阴降,内外通和,而温病表里三焦之热全清。杨栗山云:「名曰升降,亦(表里)双解之别名也。」《寒温条辨》因之命名「升降散」。

故慢性麦粒肿用之调理身体体质,且要连续治疗一段时间(一般要两三个月)。在调理体质期间,不要急于求成,吃上一两周就想要马上看到效果。同时在饮食上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腻,肉食,鱼虾海鲜,以及高能量的食物,以免造成体质蕴热。另外需要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各方面综合调理,病症则容易治愈,愈后不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