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学针灸的日子

文 / 健康学问一点通杨杨
2020-12-23 00:17


1970年代上中学时我们都是准备中学毕业就下乡当“社会主义新农民”的,知道农村缺医少药,大城市的医生又不会轻易下乡去,因此农民需要自己的医生,我们就想当这样村里的医生,号称“赤脚医生”。于是我们就提前学本事,准备一毕业就当乡村医生。我们学习中草药知识,学习针灸,然后就去学校附近的保定北市区医院针灸科要求跟大夫打下手,顺便学点技术。那段时间我特别快乐,放了学就往医院跑,假期就泡在医院里,打开水擦桌椅很积极,要知道人家能义务带我这样的徒弟那是多么高尚,还记得那个大夫是转业军医,对我们特别好,每扎一针都讲怎么进针,怎么行针、养针,后来一些不重要的部位他就指导我们去扎,患者也不反对我们练手,我对病人态度也很好,一口一个大爷大妈地叫着,就是求人家让我扎,给自己长本事。现在想起青年路上那个小医院,心里都暖洋洋的。对一个少年来说,没有什么比找到了未来的生活方向更让我心里亮堂和幸福的了,我觉得那种光芒都能从内心泛到外表来,浑身的阳光灿烂,真是阳光少年。


然后就在1975年出了个电影叫《红雨》,讲的是山村里一个小中学生学了医术,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还琢磨出了法子治好大医院都治不好的地方病。这个电影我看了好几遍,感动得不行,心想那里面的小农民医生红雨不就是我未来的榜样吗?红雨这个名字是取自毛泽东赞美南方某地治好了血吸虫病后写的诗“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那个电影除了这个故事,还有郭兰英唱的插曲特别动听,“赤脚医生向阳花,广阔天地把根扎,一根银针治百病,贫下中农人人夸”,我认为那是郭兰英唱的最美的歌曲,比什么歌剧《小二黑结婚》强多了。70年代郭兰英正是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嗓音正是金嗓子,而且是天然嗓儿,比现在那些受过金铁林训练过的“工业化”嗓子就是感人。
想到这些就上网搜这个电影,居然有新发现:导演竟然是著名的大导演崔嵬!还有里面那个小红雨,当初只觉得演得特别好,很朴实,今天发现这不是炙手可热的韩庚吗?简直就是1970年代的韩庚。但这个红雨绝对比现在的韩庚要朴实,因为那是山村电影,一点化妆都没有,就是个山村孩子模样。如农民生活,农村场景,演员带口音的普通话,都特真实可亲。这个生不逢时的电影就这么被封存在历史的记忆里了,那个70年代的小韩庚估计就半途而废了,以后再也没见到他演的电影。希望他没有蹉跎,日子过得不错。毕竟他演得红雨激励了我们不少人。我注意了一下,这哥们叫曹秀山。小山子哪儿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