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中药:地榆长得像榆树,吃着像黄瓜,营养像人参,你是啥?
猪比人先吃上,这棵草很特别!
那个年代,好东西都给猪吃了
这种植物叫地榆,足迹几乎遍及我国各个区域,尤以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分布最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留意留意。
“地榆”,意思大概是“靠近地面生长的榆树”,当然,地榆不是榆树,只是因为其叶片形态酷似榆树叶,才得了这么个名字。
地榆的根非常粗壮,看起来很像是一个纺锤,紧紧地扎根在土地里。它入药的部位也是它的根。
前面我们说,地榆的叶片是靠近地面生长的,但它的果穗(包括花和种子)却长得很高,并且是和叶片分离的。地榆果穗呈棒状,紫红色,看起来有点像一口肠?还是桑葚?枣子?
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中药地榆取自“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地榆我们认识了,那长叶地榆呢?长叶地榆是地榆的一个变种,因为其根部断面皮部有多数黄色或棕色细毛状纤维外露,故又称“绵地榆”。两者区别在名字上就体现出来了,不信你看图!
地榆别名众多,有一个很特别,叫“猪人参”,意为“给猪吃的人参”。当然,地榆不是人参,只是因为猪吃了这种野草后,长得又膘又壮,还很少生病,才说它是像人参一样的好东西。地榆在以前常被用来喂猪,并不代表它价值不高,主要是因为它生命力强,到哪都能生长,既然到处都是,营养价值还很高,不吃它吃谁啊?
除了入药,地榆作用多着呢
谁说猪能吃,人就不能吃?地榆不仅可以吃,还是一种上好的野菜。几乎所有的野菜都是在春天采摘,地榆也是如此,每年的三四月份,这时的幼苗是最嫩的时候。当然,稍晚些时候,采摘地榆的嫩叶入菜也是不错的。
地榆味苦、性寒,因此吃的时候,要先在沸水中焯一下,然后在凉水中浸泡一会,方可去掉苦味。野菜地榆的做法可就多了,炒食、凉拌、做汤、腌菜都是可以的。在南方地区,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吃法,那就是会把地榆浸泡在茶、啤酒或清凉饮料里增加风味。
地榆作为野菜食用除了因为其丰富的维C含量,更是因为它“香”。地榆入菜不仅味道鲜美,吃起来还有一股黄瓜味,淡淡的清香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人们的食欲。这也是地榆又被叫做“黄瓜香”的原因吧。
地榆叶形美观,果穗夺目,非常适合用作观赏性植物,成片种植可以美化庭院、公园,也可以作为城市绿地的装饰花。
地榆花枝也是极好的插花材料,它的花是天然的“干花”,能长时间保持颜色和形态,不会像其他鲜花一样只能放几天。美中不足的是,地榆花多分枝,用到插花作品中可能会略显杂乱,是对制作者技艺的考验。
另外,地榆的根和叶可提制栲胶,切碎捣烂的浸出液可以用作农药;根还有丰富淀粉,可酿酒用;果实还可榨油工业用。
当然,地榆重要的用途还是入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宁得一斤地榆,不要明月宝珠。”地榆是传统的止血中药,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可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等症。
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可见地榆对烧烫伤有着独特的疗效。这其中还有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话说,在苏州城有个张员外,家财万贯,隔壁是苏州知府陆志远家。张家有个女儿叫张鸣翠,陆家有个儿子叫陆逍遥,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家也就定了娃娃亲。
有一年,皇帝为了新建宫殿,便要各地增税。陆志远不愿加重百姓的负担,违逆了皇帝的旨意。皇帝知道后勃然大怒,把陆志远发配充军了,并下令陆家后人以后都不得入朝为官。陆志远在发配途中病死了,陆逍遥也只能去药铺当了学徒。陆家从此便衰落了,张员外也不再认这个准女婿,陆、张两家的婚约也就此作废。
但两家的孩子却早已认定对方。张家小姐到了婚嫁年龄,对家里说的几门亲事都不予理睬,张家人怕她和陆逍遥私奔,便把她软禁在房中。
一年冬天,张家起火,陆逍遥听闻也慌忙赶去救火。大家都逃出来了,唯独不见张小姐,原来大家都把她给忘了。陆逍遥心急如焚,不顾安危就冲进了房中将张小姐救了出来。两人虽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但好在性命无忧。陆逍遥根据自己在药铺所学,将地榆研磨成药,敷在了张鸣翠的伤口上。
此后,张鸣翠因为烧伤了脸几度想寻死,好在都及时被救了回来。正在张家人为她的事发愁的时候,陆逍遥又上门来提亲了。张员外这次竟然同意了。他想,两家本来就有婚约,陆逍遥又救了女儿的命,现在女儿烧伤了,也难嫁人,既然两人情投意合,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把女儿嫁给他。
新婚前夜,张小姐拆下了纱布,竟发现烧伤的皮肤竟然已经好了,大家这才发现地榆治疗烧烫伤的功效竟如此显著。
治“痔”利器,不可滥用
上面所提到的“地榆炭”,指的是地榆经过炮制后得到的炭品。相比起地榆生品,地榆制炭后止血效果更佳。生地榆以凉血解毒为主,地榆炭则以收敛止血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地榆可还能治疗痔疮,可用于改善痔疮引起的大便带血和肛门红肿的症状。地榆和槐角,堪称最佳的治“痔”利器。
要注意的是,地榆性寒,孕妇禁用,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者慎服。另外,对于大面积烧烫伤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