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语之阳和汤治阴疽
#学问分享官#随语之阳和汤治阴疽:陈博士按,阳和汤系出自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方由熟地、鹿角胶、白芥子、肉桂、炮姜、麻黄、甘草等七味药物组成,功具温阳散寒,养血通脉,犹如离照当空,阴霾悉除,故有阳和之名。本方善疗一切血虚寒凝痼疾,为治疗阴疽的鼻祖方剂。于某些内伤发热,亦颇效验。引用阳和汤治疗发热,乃是遵循《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义,仿效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辨证精神,通过较多的临床病例实践所得。这里结合1983年浙江省绍兴地区人民医院病例来对阳和汤所用做一小小阐述;例一:韩××,男,28岁,于1978年7月7日初诊。患者右大腿内侧肿胀,疼痛,伴发热15天。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14200/毫米3,嗜中性85%,嗜酸性6%,淋巴9%。局部穿刺得脓性液体,经培养为革兰氏阳性球菌。药敏试验除红霉素轻度敏感外,余抗菌素均不敏感。诊断:右大腿深部脓肿、脓毒血症。经多种抗菌素治疗及局部手术切开排脓,历时旬余未效,转中医诊治。诊见患者形肉羸瘦,面色苍白无华,精神委顿,疲惫懒言,动辄自汗淋漓,高热不退,昼日体温甚高(40℃上下),而夜间偶尔退至正常,翌日复如,静卧稍低,运动后即自行升高。术后疮口久而不愈,疮面苍白,渗流脓液,其色淡红而质清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阴疽,为营血虚寒,寒凝痰阻,痹滞于肌肉、筋骨、血脉所成。营血虚寒则阳无所依倚,虚阳浮溢,发为自汗不敛,汗出而身热不衰故耳。治宜温阳补血、通滞固涩。处方:熟地,阿胶(烊冲),白芥子,肉桂(冲),炮姜,麻黄,穿山甲,五味子。二剂。复诊:自汗止,高热二旬竟骤然而退,精神振作,纳食倍增,血象复查亦在正常范围,惟疮口尚未痊愈。再以原方加用生黄芪,续服八剂,脓肿消除,告愈出院。阳和汤的退热机理乃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因此,必须遵照一般的内伤发热规律来进行辨证。长期的发热病程(尤以经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是必备条件;同时,要注重“血虚寒凝”的临床表现,诸如消瘦、面色无华、精神软弱、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等都具有辨证意义。我个人观点,这种治疗方法应该也算是“甘温除热”之法的一个特别的运用。(免责声明:文中治疗方法及处方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帖子中的处方或者治疗方法,请咨询专业医师后使用,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