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中医藏象与西医解剖之不同

文 / 大方谈健康
2020-12-07 09:20

经常有病人拿着化验单说:我的化验指标都正常,为什么说我肾虚。对于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内涵,中医藏象是“藏居于内,象现于外”的五脏学说,中西医角度是不同的。中医的脏腑≠西医的脏器,中医脏腑不只是形态学上的脏,更是天人合一“象”(功能)的概念,西医脏器是解剖器官的概念,是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

西医的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成年人的脾长约10cm~12cm,宽6cm~8cm,厚3cm~4cm,重110g~200g,是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有过滤和储存血液的功能。

中医脾脏是形神、时间、空间的藏象结构。

《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难经》记录了脾的形态和功能:“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五行:脾属土。

五色:主土黄色。脾病则面黄,黄如罗裹雄黄者生,黄如枳实者死。

五声:宫音。脾胃有余,多言语含糊。

五液:涎为脾液,脾土壅滞则多痰涎。

五体:脾主肉,有脾则生肉,肉伤则脾伤,脾病则肉重。

五劳:久坐伤脾,脾不运而生湿。

在腑:脾与胃形成脏腑表里关系。

在时:脾主长夏。。

在脉:右关以候脾。脉大而缓为脏脉本象。

在窍:脾开窍于口。唇赤则脾热,唇白则脾寒,唇青黑则脾胃败死。

七情:在志为思,思虑过度则伤脾,可甘以补之。

过伤:过饱伤脾,脾不运化。

脾主运化: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所以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脾居中央,灌溉四旁”,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虚失运可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面色晄白、唇、爪淡白无华、少乳、经闭等症状。脾主肌肉,脾虚则瘦削、久败疮。

脾居中焦,可上腾而下达。在水液代谢的全过程中,对调节并维持水液平衡起重要的作用。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湿成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不化湿可见:白带、黄疸、暑湿、湿温、湿痹、泄泻、淋浊等。土不制水则见:水肿、腹水、咳喘等症状。

脾主统血:

《灵枢·本神》篇:“脾藏营”。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使其循经运行不致溢出脉外的作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由气所摄,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虚则血脱。脾虚,气不统血可见:崩漏、月经过多、肌衄、便血等症状。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中:“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仲景取温脾摄血的柏叶汤和黄土汤,以止血。

中医的脾脏:是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液,升清,统血、摄血的功能。五行属土,主黄色,宫音,主长夏,在腑为胃,在体主肉,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开窍于口,在味为甘,右关脉以候脾。

宋·刘词《混俗颐生录》:“食不欲粗及速,速即损气,粗即损脾,脾损即为食劳。”所以食不厌精、细嚼慢咽才利于保护脾土,因为“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