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治疗癌症分几类,有何特点

文 / 关注心脑健康
2020-11-30 09:38

中医药作为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抗癌治疗的一大特色,临床普遍作为肿瘤不同阶段的辅助治疗手段,尤其广泛应用于晚期肿瘤以及难治性肿瘤的姑息治疗。肿瘤属中医“瘤”“癌”“积聚”等范畴,最早比较系统认识肿瘤的医书《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肿瘤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肿瘤形成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为邪毒蕴聚于脏腑、经络,内因为体内正气虚弱、阴阳失调、气血失常,两者相互作用使机体产生血瘀、气滞、痰凝、毒郁结等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尽管现代中医专家对肿瘤诊疗的经验和体会不全相同,但都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通过灵活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利水逐湿、理气解郁、以毒攻毒、扶正固本等治法在抗肿瘤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中药作为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抗癌历史悠久,从《神农本草经》到历代本草专著,记载和论述了众多治疗癥痕积聚、恶疮毒瘤的中药和方剂。中药具有多方位、多靶点、不易产生耐药等优势,符合肿瘤多因素、多环节致病的机制,是目前抗肿瘤研究的热点。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无论是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复发和转移、延长生存期,还是在与放化疗配合、增效减毒等方面都显示出很好的疗效。

随着对肿瘤认识的深人以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中药提取等技术的发展,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研究已经深人到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直接杀灭或抑制癌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或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抗微管作用、抑制拓扑异构酶和细胞端粒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干扰和拮抗促癌剂的作用、调整凝血机制和减轻血液高凝状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

分类

抗肿瘤中药包括从单一中药或复方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以及成方制剂中成药。中成药是指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质量稳定、可控的成方中药制剂,具有疗效整体综合性、药物相对安全性以及使用简洁方便性三大特点。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肿瘤的中

成药品种很多,根据肿瘤形成的病因、病机,可将抗肿瘤中药分为攻邪抑瘤和扶正培本两大类。前者包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祛湿、以毒攻毒、软坚散结等;后者包括益气健

脾、补气养血、补肾益精、养阴润燥等。临床应根据不同治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辨证使用。

1.扶正培本类

以扶正培本为主的恶性肿瘤中医治疗具有明确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与放化疗联合可以更好地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为中和补益类药物的温燥滋腻,可在服用补益药时要适当加一些理气健脾药,如陈皮、砂仁等,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避免出现腹胀、便秘、口干、烦躁等虚不受补的情况。某些补益类抗癌中药具有促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应谨慎用于肿瘤临床治疗。

2.攻邪抑瘤类

中医认为热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病因,热毒内蕴、灼液成痰、气血痰浊壅阻经络脏腑遂成肿瘤。临床可见局部肿块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口渴尿赤、舌苔黄腻、脉数等征象。清热解毒法是恶性肿瘤中医治疗的重要法则,作为清热解毒治法的物

质基础,清热解毒类中药能够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抗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在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包括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调亡、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及传导、诱导分化与逆转、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水平、抗突变、抑制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等。

血瘀是肿瘤的重要病理基础,肿瘤患者临床多呈瘀象,表现为肿块、癥积、疼痛、出血、面色黝黑、肌肤甲错、舌质暗紫或有瘀点与瘀斑、脉细涩等。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减轻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临床应用可减轻放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力,抑制肿瘤转移,减少扩散,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还可用于治疗淤血引起的肿瘤发热、出血、疼痛。总体来讲,抗肿瘤中药治疗的特点如下:

1.辨病辨证相结合

辨证用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精髓,依据征候确定治法,然后选用合适的中成药。每种中成药均有其适用的证型和功效特点,临床应用过程中还应考虑疾病特点、患者自身的因素等。比如血瘀是肿瘤患者的重要病理特征,但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有血瘀的临床表现,选药时应注意辨别,有是证则用是药。

2.中西医结合

中医治病注重个体的病理生理调整,而西医认识疾病更具体深人,中西医结合可显著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机体自

身免疫力,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所在。反之,在对中医治则的实践和研究中,利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西医手段从病理生理角度阐述中医征候的内涵,研究和阐明中医药治疗肿

瘤的机制,有利于系统整理出中西医结合的肿瘤防治规律,研制出有较高试验与临床验证水平的肿瘤治疗中药。

3.综合治疗

中医综合治疗肿瘤的原则就是扶正与祛邪有机结合。在肿瘤的不同阶段,所用的轻重缓急不同,或以祛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或攻补兼施。手术、放疗和化疗属猛烈祛邪之法,易伤人体正气,造成免疫功能低下。中医祛邪对人体损伤小,不影响免疫功

能,但抑瘤作用小,表现为“带瘤生存”的特点。

4.临床证据

中医疗效验证需用循证医学方法,但一方一药的临床试验研究既不利于

推广,也与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原则不符。基于目前的现状,有专家提出可先通过制定中医或中西医治疗的原则,利用综合治疗效果评估中医或中西医治疗的疗效,最后采用统

计学方法分析提高中医或中西医抗肿瘤的循证证据级别。

5、药物安全性

安全性是药品的基本属性之一,中药也不例外。中药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肿瘤,通过调节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其毒副作用不能忽视,尤其是含毒性成分的中药,应密切监测其肝、肾、神经、心脏等毒性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用药安全。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订合理的给药疗程,避免长疗程给药对机体造成损害。毒副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