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并坚持发展中医药自身特色
中医学起源于中国传统哲学,较之现代西医学,中医学在哲学观、文化观、生理观、病理观及养生观等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论阐述。中医学注重人体的整体、功能及动态,将“天人合一”理念运用于防病治病。由此产生的生理观、病理观及随之而存在的论治观、养生观等是中医药理论鲜明特色的载体。围绕中医整体观念如何创新发展、未来如何坚持中医特色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光霁。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简要介绍中医整体观念及其创新发展。
张光霁:中医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追求机体整体和局部平衡、和谐的思想贯穿于中医关于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施治和养生等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中医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诊疗思维发生、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主导着中医研究人体的思路与方法。中医整体观念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平衡自和的整体观。这是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相通相融的重要枢纽。从现代医学看,“平衡医学”是应用现代综合的医护康养方法,通过调整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三大体系,全面调节人体机能,激发自我整合康复能力,实现人体“平衡健康”的目的。而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就是人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人体内外环境协调平衡,人与自然“天人合一”,达到“人体平衡自和”,这与基于“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平衡医学的医学新模式相吻合。
二是动态发展的整体观。动态包括时间、空间的发展和变换,特定的个人是在一定时空中存在,在一定历史时间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人与时间、空间构成一个整体,人的“生长壮老已”发展过程与当时的时空特点密切相关。发展动态包括人类种族繁衍、家族群体的动态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所在家族的禀赋特征和人的生长壮老也是统一的整体,体现了禀赋发展的整体观。我们在从事人体生命研究和临证实践过程中,均要考虑种族繁衍、家族群体的动态发展,把整个动态发展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在临证治疗过程中,要以整体观为指导,以发展动态的视角去理解时间、空间的变换,辨证施治,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是立体系统的整体观。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立体系统的整体观要求各个“系统”努力实现最稳定的结构,最终促进人的平衡自和。微观层面,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自身的“脏—腑—体—窍—华”五个系统,构建了组织结构严密、机能分工有序、促进平衡自和的整体网络调控系统。因此,中医学的整体观体现在对不同生命阶段健康状况、亚健康状况和疾病状况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控;体现在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四诊合参以及现代医学的临床影像、检验等检查结果的整体呈现和紧密衔接。
四是对立统一的整体观。“整体”是一个相对的词语,既可以指包含人在内的整个宇宙,又可以指人体自身的小整体。如果把人体看作整体,人体各脏腑经络就是部分;如果把躯体看作整体,背部和胸腹部就是部分。因此,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对立统一把握身体状况,分析病因病机,科学诊断施治。同时,中医学认为,物质无功能则不能化生,功能无物质则无从活动。这种人体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人体机能活动的基本规律。人的各种机能活动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又必须靠人的机能活动来实现,这就是处于相对平衡之中的物质与功能的对立统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中医整体观念创新发展的意义何在?
张光霁:中医整体观念创新发展的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医思维模式多元化,包括自然思维、立体思维、系统思维、平衡思维、统一思维和整体思维,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
二是促进中医养生的发展。中医养生就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通过精神摄养、饮食调理、形体练习、寒温将息等方法,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其关键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是影响了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发展。未病状态包括不可预测疾病发生倾向的未病状态、有可预测疾病发生倾向的未病状态、病情由轻微向严重转变的发展状态、原发疾病基础上将有继发其他疾病的状态。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的“治未病”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从外在的“天地人”和内在的“精气神”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各种调治干预手段,提升人的整体功能状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整体目标。
四是指导临床实践。中医学诊治疾病、养生康复的过程就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调和阴阳、促其和谐的过程。“天人合一”是中医整体观中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充分结合时间、空间,人体组织结构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辨证论治,往往药到病除。例如,在辨证论治过程中,要掌握一般阳热性病证能适应冬季气候,在夏天容易恶化;阴寒盛的病证适应夏季气候,在冬天容易恶化。
五是促进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现代医学的研究不断从微观角度加深对人体的认识。但这些微观层面的局部认识不能代表人体整体的状况,要完全掌握人体健康状况还要了解这个人的整体状况。中医学在认识疾病和人的关系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整体性,以整体观念为特质的中医学在完善现代医学研究与应用模式的过程中显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中医整体观念促进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找准并坚持自身特色发展中医药,请结合研究谈谈您的建议。
张光霁: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中医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医药发展历经几千年,为人类提供了可行的治病防病的方案和药物,青蒿素、三尖杉制剂等成果是令世人瞩目的实例,足以证明中医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发展中医药的道路上,坚持自身特色是最基本的落脚点,也是发展的基础。
我认为,一要坚持中医药哲学基础。综观历史,中国传统哲学卓有成效地指导了中华民族的医疗实践,保证了从整体、功能及动态的视角指导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哲学观、以藏象学说为代表的生理观、以证候为概念的病机观,以及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论治观、“形与神俱,以神为主”的养生观,综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医特色理论体系。中医学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理论的系统性均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发展中医必须始终坚持中医理论特色。
二要坚持中医“治未病”思想。“治未病”是中医学论治观中最具原创性的观点之一,其中包含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层意思。据不完全统计,早在2010年,我国慢性病卫生费用已经占卫生总费用的70%。在当今社会医疗成本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如果能抓住预防保健与及早干预两个环节,将病情有效控制,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将“治未病”思想加以贯彻,将国家的医疗政策重心前移,一方面,能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国家在慢性疾病方面的医疗支出,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三要坚持道地药材战略。中医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最终要通过中药体现。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历来尊崇道地药材的运用。道地药材能够保证中药品质,保证疗效。必须坚持实施道地药材战略,以保证中医临床疗效。
四要强化单方、验方的推广力度。应该更加灵活地管理中成药品种,在挖掘单方、验方的过程中要有所创新。从宏观上来看,民间单方、验方的原创性需要尊重。民间存在大量的单方、验方,并广为流传,其历史长达数百年甚至千年。其中不少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和独特的疗效,为解除人类病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要在加强管控的同时,给它以适宜的生存空间、环境。
五要坚持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评价体系。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医药,就必须对其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形成较为规范的评价体系。中医学以整体综合为特点,从产生以来,就直接将中药作用于人体,采用“临床—理论—临床”的个体化模式,所有理论成果均来源于临床实践,又验证于临床。对中医科学性及疗效,断然不能采用西医的理论、标准、方法、手段评价。也就是说,整体功能、动态平衡不可能用还原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客观评价。因此,必须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研究评价体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