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中医的,才是世界的——谈中医人的修养

文 / 青姐说健康
2020-10-30 09:59

作为中医人,我们很幸福,因为中医内涵的是天地之道。我们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其实即是学道行道。

作为中医人,我们也很无奈。时至今日,中医仍处于没落的状态,并且,中医不被重视仍是积重难返。

作为中医人,我们如何向世人证明中医拥有无限的生命力?如何能让中医真正有立足之地?我们如何突出中医的特色?我们如何让世人接受中医?

我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作为中医人,我们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武装自己的思想。一方面,我们要继续以中医治病的强大疗效说话;另一方面,提升我们中医人的精神境界,德术兼修。

我相信,中医代表着未来医学的方向。作为当代的中医人,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中医素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找到了两点,一是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二是德术并重,以德养术。以下详细分析。

一、中医人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

通过非典和新冠肺炎的治疗,我们看到了中医的神奇疗效。今时患者越来越多,疾病种类越来越多,中医有着极大的优势。可以说,历史、现状与未来都召唤着中医能发挥特色,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中医不只是医学,中医也属于自然哲学范畴,若想成为真正的中医人,真正将中医发扬光大,不应只读中医四大经典,更要把眼光放远放大一些,更要抓紧时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往圣先贤们的伟大思想。

“吾道一以贯之”。中医的道如何贯通呢?我的理解是,中医贯穿着一个基本的观念,即“天人合一”。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取类比象、整体观念、形神兼顾、辨证论治等等思想。

所以这些中医思想,其实都源于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及其哲学思想。为什么这样说呢?

只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思想,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哲学思想给予中医以与西医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西医秉承西方自然科学还原论的分析方法,而中医则是东方人天人合一,取象比类的太极思维模式。中医基础理论中精气学说、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学说、五运六气等等,无一不闪烁着古天文学、古代物候学、河图、洛书、八卦、太极等等先人的智慧。

中医人当有文化自信,走好自己的路。我的建议是,如果真的能树立起中国传统文化自信,那么就老老实实地走纯中医之路。因为纯中医之路符合中医理念,最能体现中医所内涵的天地之道的精神。我自己的感悟是:越是纯中医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纯中医的,就越符合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作为中医人,我们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强大的自信。自信从何处来?我有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我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三点:其一,自信源于临床疗效;其二,自信源于经典;其三,自信源于对中医的信心。只有从临床和中国传统文化得来的自信才是真正的,持久的,坚定的自信,是不容易游移的。每个中医人都当如此获得自信。

二、德术并重,以德养术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密不可分的部分,其思维构架体现着儒家思想的“仁”的精神。

一方面,“仁”是德的表现,“仁”是对人的体贴、关心、怜悯、帮助。中医是仁术,当然在中医诊疗的过程中,需要有“仁”的思想。

历代大医之所以伟大,正因为他们把“仁”医疗行为的前提和出发点。比如,唐代大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体现了医家的高尚思想品质。

另一方面,以德无术,术能自生;有术无德,术能害人。医术离不开医德,作为中医人,当以德为本,先培德,再精术。

中医临床是一门技术,技术还是容易学到的。而一个人的品性、德性则需艰苦磨练,从人生的每一件小事中汲取营养。作为一个中医人,其所具有的高尚品质是使他医技精深的动力源泉,而每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强烈责任心的医生也一定具有高超的医术。

《礼记》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意思是说道德修养的成就居于先,技艺的成就处于后。《省心论》中说:“无恒德者,不可作医”。《徐灵胎先生传》即道出了“德医并重,以德为先”的真谛,文章又强调:“德成而先,艺成而后,似乎德重而艺轻,不知艺也者,德之精华也。德之不存,艺于何有?”

医德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闪耀着人性与理性的光芒。它崇尚“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道德信念,尊重生命,以人为本,人道为先,是医者从业立术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它倡导“医乃仁术、济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同情、关爱、尊重、保护和真诚善待病人,一视同仁,爱人如己,时时处处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原则。

我强调德术并重,并且以德为本,并非忽视医术的培养。相反,我相信,越是提升医德,医术越容易提升。我自己的体会是,学习并实践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的医术也跟着进步了。医术的这种进步源于心境的提升,其中有许多很玄妙的感觉,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但我能真真实实地体会到,德进则术进。

况且,磨砺心性不但有益于医术的进步,更能让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一方面,我的心更定了,更静了,更安了,而且,我对于物质的欲望更少了,更愿意接受往圣先贤的教诲了。另一方面,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医术进步,更是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小结:

中医人要有修养,修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我自己学习并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多年,我的体会是:只有这样我们中医人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医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全面继承中医先哲们的宝贵遗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中医发扬光大,并且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中医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换句话说,唯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才是真正中医的;唯有真正中医的,才可能是世界的。(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