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痰来!一张方子,健脾+洗痰,写给老慢支患者的话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重视脾胃。
经常读我文章的朋友,应该能感受到,无论我介绍的哪一类症状、疾病,常常提及脾胃在其中的分量。
之所以这样,不只是因为重视脾胃,乃中医发展史上的主旋律之一。
更因为我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感知到,呵护脾胃对治疗、康复的重要性。
曾几何时,我遇上一个老慢支的患者。
当时的情况,就是患者发热,咳吐大量黄色黏痰,苔黄腻,脉滑数。这已经说不准是他第多少次犯病了。因为据了解,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
这个情况,在临床上多见。尤其是一些具备多年病史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更多见。大概的过程就是,到了每年特定的时候,患者先感冒,然后很快发展成上面的状态。这个用现代医学的视角看,就是老慢支的继发感染。中医如果要辨证的话,基本属于外邪袭表,入里化热,继而痰热蕴肺。
痰多、色黄、苔黄腻,脉滑数,这不都是痰热之象吗?
当时,面对这个患者,我的老师想试试我的思路。他问我,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药?
我说,应该用鱼腥草、黄芩、贝母、杏仁、桑白皮、桔梗等等。
在听到鱼腥草的时候,我老师还面露喜色。毕竟,治疗痰热蕴肺之症,鱼腥草几乎是必用的药。
但是,听到后面,我老师的面色就凝重起来。
我老师说,你这么用,也可以,但不彻底。咱们要想把他肺里的痰洗干净啊,必须得健脾啊。
我老师接着问:你知道这个患者,为什么每年都犯病吗?
我说,不知道。
我老师告诉我:脾不足,痰不清,气不足,卫不固,所以随时随地可以感染,时时刻刻可以入里化热啊。
接着,看我老师写了一个配伍。方见——
鱼腥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
和我的思路相比,我老师不过是在其中加入了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薏苡仁。尤其是薏苡仁,重用30克,和化肺中痰热的专药鱼腥草,一样的用量。
写完,我老师点拨我:“你看看他的舌头就知道了”。
我一看,舌体偏胖大,舌苔黄腻。
结果,这个患者很快好转。3剂药下去,咳嗽减轻,不再发热。再服6剂,诸证悉平,临床治愈。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得回到我开篇提到的话题——很多病,你不得不从健脾的角度入手。
你看这个患者,无论是从脉象、舌象,以及躯体症状来看,都是痰热蕴肺。用鱼腥草、黄芩这类化痰清热之品,无可厚非。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清痰热不够,还必须健脾。我老师让我看这个患者的舌头,舌体胖大,这就是个不可忽视的细节。舌体胖大,主脾虚湿盛啊。
我们都知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里的痰热,有一条根。这条根,就深扎在脾胃。脾虚,运化失常,不断地有痰湿汇聚生成。同时,脾虚则气弱,人体的卫气就不足,他就容易外感。于是这患者的肺里啊,总有痰,痰郁久则化热,而且他还总容易感冒,一旦感冒,外邪就入里化热。因此,患者是年年犯病,年年痰热蕴肺。
因此,要想治得恰到好处,必须要健脾。在上头的配伍里,薏苡仁、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就是健脾除湿的。它和清肺中痰热相比,几乎占了同样的分量。
这样的思路,这样的配伍,我这些年一直牢记在心。以至于我遇上老慢支继发感染,出现痰热蕴肺之症的人,首先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人舌头是否胖大,是否全身乏力,是否苔腻,是否脉滑。如果是的话,就一定要用上薏苡仁、炙甘草、炒白术、茯苓这类中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改变其体质,提供疗效。
最后,我再把这个配伍复述一遍,鱼腥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这里的丹参,目的是活血化瘀。痰郁日久,容易生淤血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配伍。切记,它的适应症,为脾虚湿盛,痰热壅肺。患者表现,为老慢支咳嗽、气喘、发热、吐黄痰、神疲、乏力、舌胖、苔黄腻、脉滑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