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在医学上有哪些杰出?麻沸散失传,华佗的医书为什么会散失?

文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
2020-10-20 12:18

华佗在医学上的杰出成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麻沸散与外科手术。2.华佗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3.华佗在疾病的诊治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

首先在外科方面他创用酒服“麻沸散”全身麻醉,进行腹腔肿物切除及胃肠切除吻合手术等,并获得较好的效果。我国外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周礼》记载的医学分科中,已有外科医生即“疡医”,负责治疗疮疡、肿疡、外伤和骨折一类的外科疾病,说明当时外科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否则不会有专科医生的出现。

在《内经》中,对外科病的诊治已有不少的宝贵论述。《列子》一书还记载有战国时扁鹊就曾为病人进行过较大的手术。到三国时期的华佗由于发明和掌握了麻醉术,其手术治疗的范围也有所扩大,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也有了提高。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剖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积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这段记载虽然文字不长,给人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它确切告诉我们,华佗曾熟练运用“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做过腹腔肿瘤摘除术和胃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华佗的手术麻醉效果较好,技术较精巧,这样的手术,即使在今天,仍然还算是比较大的手术。而且其手术的缝合刀口四五天即愈,这与现代在无菌操作下的手术刀口愈合期一致,说明当时是很讲手术清洁的,其所记载的神膏,也很可能是一种良好的消毒药膏,所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华佗的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在世界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华佗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确实当之无愧。

这里特别提一下麻沸散的问题。大的外科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和麻醉是否理想关系密切。华佗在公元二世纪所以能成功地进行这样高明而成效卓著的腹腔外科手术,是和他已经掌握了麻醉术分不开的。

华佗的麻醉术,是用酒冲服麻沸散。酒本身就是一种常用的麻醉剂,即使现代,外科医生还有应用酒进行麻醉的,华佗创造性地应用酒作临床麻醉剂,在世界医药发展史上也是突出的贡献。但更令我们关切的是他发明的全身麻醉剂——酒服麻沸散对后世影响颇大,还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世界药学史》的著者西欧鲁氏说:“阿拉伯医家知用一种吸入的麻醉剂,恐从中国入学来,称为中国希波克拉底的华佗,很精此种技术。”可惜的是,麻沸散的药物组成早已失传。这是因为,华佗以终生心血所总结和撰写的医学书籍,已经不存在了。

华佗所总结和撰写的医学书籍为什么会散失呢?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华佗在狱中被曹操杀害前夕,曾“出一卷书与狱史,曰:‘此可以活人。’史畏法不敢受,佗不强与,索火烧之。”(《后汉书·华佗传》)而且家中即使尚有其他藏书与著作,恐亦难以逃过抄没之灾。

加之《后汉书》与《三国志》两部史书关于华佗的传记中均未记录麻沸散的药物组成,而且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宋明等1000多年的医籍包括外科专著,也不曾有此内容,只是有一些推测、伪托之说,如认为麻沸散可能和宋代窦材、元代危亦林、明代李时珍等所记载的睡圣散、草乌散、蒙汉药相类似;其主药,有认为是乌头附子的,有认为是《神农本草经》中之麻蕡的,有认为是洋金花的等等。

关于后一种药,窦材的《扁鹊心书》(公元1146年)记有用睡圣散作为灸治前的麻醉剂,其主要药物是山茄花(曼陀罗花);14世纪危亦林的正骨手术麻药草乌散等,也是以洋金花(即曼陀罗花)为主配成的。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于公元1805年使用曼陀罗花为主的药物作为手术麻醉剂,被誉为世界外科学麻醉史上的首创,实际晚于我国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