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三板斧,治好老年痴呆!这方子,我当成样板,天天在琢磨

文 / 健康讲堂分享
2020-10-16 12:20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实用中医老年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些时候,我把一些中医知识,录制成视频,放到我的专栏里了。

大家看了,发表了各种见解。比如下面这位——

对此,我想说三句话:

1,如果我的这张脸,还给人以年轻的感觉,说明我确实保养得不错,值得窃喜。

2,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通过视频来判断一个人的年龄,这事儿靠谱吗?

3,纸上谈兵,确实如此。我的实操,粗糙得很,我有自知之明。但是,把一些理论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对我来说却得心应手。因此,说我纸上谈兵,并不过分。

好了,闲言少叙。我今天继续给你讲讲,中医是怎么治疗老年痴呆的。

我们人人都怕老年痴呆。但是,人老了,脑子不好使了,这样的结局似乎是一种宿命,就在那里等待着我们。这让我们心中忐忑。

来吧,现在我就给你看看,中医名家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我给你讲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上海名老中医胡建华先生。

胡师1924年生人,曾经师承程门雪、黄文东等名家。他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很有建树。感兴趣的话,您可以自己查一下。

有一次,胡师接待一个患者,姓蒋,年83岁,是一个老爷子。

这个人啊,好多年前就有高血压、脑萎缩、脑梗死的病史。但是经过治疗,生活上还算可以。

但是呢,最近这半年,家里人发现不对了。原因是,老爷子的记忆力开始减退,对老邻居、老朋友不认识了。想做什么事儿,转身就忘。而且,他还特别容易悲伤。有的时候,自己在那里坐着,就能哭出来。

但是问他为啥哭,他却说不知道。

此外,老爷子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站起来,或者走步时间久了,受不了,总说脑袋迷糊。

怎么办啊?西医检查,说是老年脑退行性改变,老年痴呆。

权衡再三之下,家里人决定,请中医看看。就这样,几经辗转,经人介绍,找到了胡建华老师。

刻诊,见患者身体清瘦,步履蹒跚,头晕乏力,舌质淡,苔薄,脉象弦细。

胡师当时就说,这个老先生的问题,需要长期调养。简单几副药,肯定无效。家里人必须有心理准备。

于是,胡师开了一张配伍。方见——

生地、熟地各12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菊花12克,潼白蒺藜12克,杜仲15克,天麻12克,钩藤15克,石决明30克,泽泻30克,白术15克,丹参30克,菖蒲9克,炙远志6克,枳实12克,竹茹6克。水煎,每日2服,每日一剂。

一开始,老先生服用此药,没效果。家里人一度想要放弃。

但是,服用一段时间后,老人家首先感觉,眩晕的现象消失了,脑袋不迷糊了。

再用一段时间,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发生了:老人家要求家里人推他出去玩。去哪呢?他指路,家人负责执行。结果,老爷子凭记忆,来到了自己之前常去的一处公园。见到几个从前的老友,竟然知道打招呼。而且,从表现来看,他十分开心,一扫从前的忧郁之状。

这一下,家里人知道了,是中药方剂起了作用。

此后,胡师遵原方几经加减,老人家的恢复效果越来越好。

这张医案,是胡师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典型验案。它曾经被收录于《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里头。我拿到此案此方,可谓爱不释手,一度每日揣摩。我感觉,这里头蕴含着深刻而典型的中医道理。

其实,从这个老人的年龄,细弱的脉象,虚疲的身体,蹒跚的步伐等,可以看到,他处于一个人到晚年,肝肾精髓亏虚的状态。没办法,这是每个人的生命,进行到最后,都不可避免的状态。

这状态,导致什么后果啊?

第一,就是肝木失养。肝肾精血亏虚,肝就失去了足够的阴血滋养。于是,肝气不调,肝风内动。这样一来,老人就出现容易悲伤、头晕的现象。

第二,就是痰浊淤阻。肝肾不足,运化失常,体内就会产生不少痰浊。痰浊上扰清窍,于是就发为痴呆、健忘。

这些,可以说是对上文患者的病因病机的分析。

当然,我也认为,这种分析,对相当一部分老年痴呆患者来说,是比较贴切的。因为老年痴呆这个病,本来就是肝肾不足为本,痰浊、肝风、淤血为标。这是公认的事实。

既然如此的话,要想调治,治本之策就是补益肝肾精血。治标之策就是息肝风、化痰浊,从而标本兼治。

你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上文中的配伍,是什么意义了——

其中,生地、熟地、山萸肉、枸杞子、杜仲滋补肝肾精血。

菊花、蒺藜、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祛风。

泽泻、白术、枳实、竹茹,化痰浊。

这三组药物,就是老中医的三板斧。

在这个基础上,稍微加一点远志、菖蒲、丹参来开窍、活血、安神。

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这么给你解读,你肯定是懂了吧?


读者朋友,你记住,这个思路,是治疗老人肝肾亏虚,痰瘀阻滞清窍、风痰上扰的老年痴呆的经验配伍,很标准,很周正,值得学习和揣摩。我不敢说,它适合所有的老年痴呆患者,但是对相当一部分人,它具备一定的启示意义。所以,我拿出来,和你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最后,我想说,我们国家是老龄社会了,将来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这类毛病,将来会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视野、生活。我们对它,需要有科学的认识,对患者,要多一分同情和理解。没有人愿意得病。而得了病,又得不到同情和关怀,则是地地道道的雪上加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