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传下“奇方”,中医常用四味药,专治阳气不足

文 / 小虫虫论健康
2020-10-15 00:19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中医,小药。

老祖宗常说,中医是有温度的学识,它对于百姓来说,是一种深切的关怀,而这种关怀体现在中医对看病的认识上,以及对于生命的理解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说一张医案,让你明白中医是有温度的。

早些年的时候,我还是一位学徒,和老师一起去参加乡村中医宣传工作,那年恰是隆冬,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为了中医文化能够得到好的弘扬,我们踏上征途。

由于乡民们不了解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是无人问津。后来,我们借着当地的政府宣传,主动上门,一次机会接触到了一位男性,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年龄55岁,什么毛病呢?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睡觉容易多梦、且出现尿不尽等现象。

当时,他的家庭条件在当地还算是可以的,但是,他个人的生活状态不太好,什么原因呢?年轻的时候过多的劳累所致。

根据男子自述:每次入秋冬季节,诠释都会感觉寒冷、四肢常年都处于冰凉的状态,近段时间,起夜次数增多了,还伴有尿等待的现象。

老师叫我取出脉枕,对于来到乡村的第一位患者,自然会谨慎对待,也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经过把脉后发现,男子的脉象下沉、无力,舌苔胖大,且有明显的齿痕,该男子睡不眠、吃不香,再综合以上现象,老师心中自然有数了,就是肾气不固。

何谓肾气不固呢?指的就是体内缺乏阳气,阴阳出现不平衡,从而引起尿不尽、多梦以及尿等待现象。

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呢?那就解决吧,相信老师心中已有定数,毕竟行医数十载,对于这个方面的问题,已经司空见惯了。

老师尊求男子的意见,说我可以给你开个方剂,你试试,当然不要担心,这次我们不收钱,要是把你的病看好了,你得答应我一个要求,就是召集乡亲们一起来听中医讲座。男子连忙点头。

老师提笔写下了一个方剂,主要组成尤其简单——

准备枸杞10粒、吇山人参3克、札木根10克、秄花斛5克;附上方法,把四者放入杯后,注入300毫升左右的开水焖泡,其中提示一下,枸杞需要等到温水在40度后放入,防止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男子疑惑地问,就四味药吗?就能解决我的问题吗?到底行不行啊?

这一连串的问题,老师只用了三个字回应,试试看。

结果,7剂服用完后,男子特意前来我们的工作室,说最近起夜次数减少了,而且睡眠也眠了,胃口也开始好转,老师有给男子开了15剂,但是这次收了本钱,男子也很愿意。

后来,男子前后用了数周后,情况大大改变,精神方面明显的好转,面色也有光泽了,就连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了,尤其是中途出现的萎缩、时间不够以及怕冷等问题,诸症悉平了。

老师用的方剂,运用了什么道理呢?

后来,老师和我解释到,这个里面的原理很简单,阳气为人体的一生之气,根据男子的本身情况可以确定为肾阳不足,那么就可以用(zi)吇山人参了,不仅能益肾助阳,还能有助于前列腺的初期肿胀,中医用药讲究平衡,又不能过头,所以用了秄花斛来平衡,那么问题自然就水到渠成解决了。

老师还告诉我一句话,这一切的前提,是你需要对患者的情况了如指掌,再有就是草药的特性要熟透。这个原方剂是出自于张仲景记载的,只是经过了不断的改良,最终用了现在的四味草药,从而更好的适用于现代人的体质。

通过这次的事情后,很多乡民都慕名而来,我们后期宣扬中医的文化也很顺利,从而让大家了解中医,中医看病是有温度的,我们把患者当作家人对待,只有真正的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才会信任你。

通过这张医案,希望大家从中学习中医文化,接下来已是秋冬季节,很多阳气不足的人又会面临一个多事之秋了。

我和师傅当初在乡村里留下的串串脚印,早就被淹没。只有中医学特有的温度,长留在众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