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疾病?什么又是中医治未病呢?

文 / 中医邱岳
2017-07-09 13:00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2009年全球有5000万余人死亡,其中55%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中国,83%的死亡是由慢性疾病导致的。例如心血管病、脑卒中与肾病等。心脑血管病是国人死亡的首位原因,占人口总死亡率的40%,每24秒就有一个中国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生命。

什么是慢性疾病?什么又是中医治未病呢?

可见慢性疾病是比癌症等更加恐怖的存在,其导致的死亡要更加常见和多发。当我们面对疾病的时候,特别是这些冷冰冰的数据,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感到害怕。严峻的形势,对于疾病的恐惧,以及这些疾病的治疗伴随终生。因此有很多人讳疾忌医,即便体检发现了某些数值的异常,也拒绝面对,认为服药后就不能停药了,任由疾病的继续发展。

什么是慢性疾病?什么又是中医治未病呢?

慢性疾病只是一个称呼,并不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我们日常的体检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20多岁的人中,有很多年轻人心率在静息状态下也达到了近100次/分,血压平时高压也达到140左右。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往往对此不以为意。很多40岁的人心电图都出现ST-T改变,他们也并没有感到不适。我常跟别人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以后将患的疾病努力着,这种努力从我们20多岁已经开始了。经常看到很多病人抱怨,为什么我会得了这个病那个病,其实我们自从出生后就再也没有关注过自己的身体了,直到我们到医院被诊断的那一天,我们才有了这个疾病的意识。孰不知,我们每顿饭的过量饮食、对刺激味道的追逐、面对世界的每一次烦恼、每个难以入睡的夜晚、甚至每一次跟他人的争执动怒、每一晚的超负荷加班,我们都司空见惯般的被选择性遗忘掉了,但是这些在我们身体上发生的种种都被我们的身体详细的记录和承受着,她从没有任何怨言,只是默默的承受着,直到出现症状的那一天,你开始担心,去医院看病了。

什么是慢性疾病?什么又是中医治未病呢?

慢性疾病并不可怕,它跟我们的生命进程相互伴随

什么是慢性疾病?什么又是中医治未病呢?

佛家常讲“善始善终”,人的终老能够得善已经不易,一个人能够自在终老就是不错的果报。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一个内科医生常常会想起这句话,你能清晰的观察到每一年一个病人的血糖、血压、血脂的不断恶化,加大药物的剂量去控制往往效果也只是延长了有限的生存时间。黄帝内经养生真言早已言明: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八字说来容易,真的做到已是仙人,人的欲望岂是我们轻易可以控制得了的,能够很自律、很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又有几人能修得圆满的心性呢。如果在这样一个无法改变、终将离去的结局下继续这样一个问题的追寻,慢性病有解吗?如果60岁以前的人被这样的所谓慢性病折磨着,天天要靠药物来维持血压、血糖、血脂,我觉得患者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世界观、价值观是需要改变的,在我们还完全可以改变这个现状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悬崖勒马,改变自己。

什么是慢性疾病?什么又是中医治未病呢?

试想一个还不到60岁的人,每天早晨起床面对的是一碗降糖、降压、降脂、扩冠、抗凝的药物,他还有几年可以有质量的活着。60岁以前的人完全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改变心态、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学习正确的养生理念来重获健康的躯体。我们都听说过一位重度脂肪肝的母亲通过暴走来为自己儿子捐献健康肝脏的消息,这位伟大的母亲改变了自己,拯救了家人。问题就在于我们能不能,敢不敢,改变自己,能不能自律一些,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是圣人,但有节制的释放自己的欲望,多向自身的内部追求,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面对美食恬淡一点,面对难题洒脱一点,我想我们完全可以达到善终的结果。

什么是慢性疾病?什么又是中医治未病呢?

在疾病尚未成形的时候,我们要更加的珍惜、爱护自己的身体,多反省自己,多体察自身的身心,未雨绸缪,这就是中医的治未病理念。中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思想就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如果病已成形,岂不是要面临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的尴尬境地。《黄帝内经》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如此的伟大,放在内经诞生后两千多年的今天也丝毫不过时。中医治未病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但治未病的理念必将成为控制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慢性疾病的控制如果只靠几片药物来实现,岂不是和当年徐福奉秦皇之命寻仙求丹一样可笑?宋明时的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此处“人欲”就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人的欲望要有一个度!这和《黄帝内经》上强调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就是一脉相承于道家的思想。可见,我们拼命外求的“救命仙丹”、“长生不老”之术,其实本就在我们的身体之中、内心深处!世人几人能明,而身体力行又谈何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