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字,深度解析——为何“三口一山”?

文 / 胃肠病
2020-05-06 16:37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是宋朝著名奸臣秦桧后人,清朝一状元在岳飞墓前所作的诗句。

癌,也是一样,被人们所忌讳、忌惮、回避、恐惧,有时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字。

因为目前的医学水平,我们还无力彻底打败它,只能且战、且想、且努力,预期不久的将来,一定能!

我其实是中医出身,早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后来在北京、西安的医院进修学习西医消化科技术,尤其是胃肠镜。

我深感在慢性病方面,中医也有不可或缺的优势。因为很多病人经过轻率的手术和化疗之后,很短的时间就去世了,

相反有的经过中医的扶正治疗,反而延长了生存期限,

(这里我声明一点,我不想引起中西医之争,我所说的是,早期,还是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在中晚期,要认真评估手术价值)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中西医反思,而不是相互攻击和贬低。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闲言少叙,今天我们说说「癌这」个字!

癌原作“岩”,读yán,并不是ai

岩(巌、喦、嵒)岩这字是会意字(山、石象形字合成字),巌是形声字,喦、嵒是象形字。

在我国八大方言的江浙话(我们这里,大致是沪、宁、杭地区吧)中,岩yán是读ái的。

随着文字的变迁,归类,疾病的岩已作癌,是象形字嵒加病字头疒(疒读nè),说明癌是一种病,且是恶病(从造字上分析),字典上已不能完全解释现在医学中“癌”清楚了。

在西方,“cancer”(癌)一词的出现较“medicine”(医学)为早,“cancer”来源于crab(蟹),形容癌肿的形态和生长方式如同张钳伸爪的螃蟹。

古代中医将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如石的肿物(即较明确的恶性肿瘤)称为“岩”,例如“乳岩”(乳腺癌)。

而古时“岩”字与象形字“嵒”(山上的石块)相通,后人再加上“疒”(“病”字偏旁),就成为“癌”了。

有趣的是,中西医学都从形态上把恶性肿瘤看作面目狰狞的病魔,这实在不能不佩服东西文化的沟通之处。

此外,正式用“癌”来翻译“cancer”乃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事。

“癌”既不是一个新字,也不是一个新病,古已有之。

“癌”字是谁发明的呢?这么难看?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专门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

当时我们年级有四五个南亚来的留学生,刚入学,这两个字肯定不认识,我们让他们评价:

一个是笑,一个是癌。

结果无一例外的说出了汉字的最基本的意思。

看来,即使是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也说,这不是个好的情况。

我们分析一下

“癌”字把病字头去掉,就是一个“喦”字,它是岩石的“岩”的另一种写法。

古人造“癌”字时为什么用到“喦”字呢?

据甲骨文记载,古人在女性身上发现了肿瘤,“高突如喦顶,烂深如喦壑”。

这里的“喦”读“岩”或“炎”,就是“癌”的意思。“癌”字在台湾至今还读“炎”,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有人调侃,台湾的癌症患者很幸运,只得“炎”症,不患“癌”症。

以后尽管历朝历代的医学典籍都有癌症的记录,但多把它写成“肿瘤”或“肿疡”。

如《周礼·天官》记载:“疡医下士八人,掌管肿疡……等病。”“肿疡”一词被宋代王安石注解为“肿疡,聚而不散”,也就是“癌”的意思。

《内经》等书也多次提到“肿瘤”的成因及治疗方法,但真正把“肿瘤”“肿疡”写成“癌”字,还是宋代的《卫济宝书》一书。该书成书于1170年,文中论述了各种癌、痼、瘭、疽等外科病症的治疗方法,这是我国古代医学书籍第一次使用带病字头的“癌”字。

稍后的医学家杨士灜写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一书,对癌症的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

癌症成因尚未破解,治愈癌症仍属空谈,但古人造的这个“癌”字却很值得玩味。

癌字有三个口,一个山——癌从口入,亚历山大

病框中写个“喦”字,有高山险峻之意。

说第一个“口”是“海吃”,膳食营养失衡怎能不得病;

第二个“口”是“傻喝”,过量饮酒怎能不染疾;

第三个“口”是“瞎抽”,烟瘾过大怎能不患症。

人在心烦气燥,郁闷悲观的时候,心头就像压座大山,不憋出病来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