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除了吃还可以针灸?温补肾阳、健脾补气可用隔葱灸,操作就4步

文 / 湖南医聊
2020-04-11 00:06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八髎、肾俞、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如《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膀胱赖其开合作用,以维持其贮尿和排尿的协调平衡。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难经》认为膀胱可盛溺九升九合,膀胱又具有将所盛溺排出体外的功能,肾与膀胱相表里。

故通过针刺八髎、肾俞、大肠俞等穴位,能调节膀胱与肾脏功能进而改善小便不利症状。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均属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总任诸阴”的作用。

关元、气海能起到改善腹胀及小便不利症状,且关元能扶助正气,配合下脘、中脘健脾和胃,天枢、水道均属足阳明胃经穴位。

脾胃相表里,脾主运化,通过运化水液,促进汗、尿液的排出,故合用能达到健脾和胃,利尿消肿的作用。

隔葱灸就是将葱白或葱白捣为泥状作为间隔物而进行施灸的一种灸法,早在明代刘纯《玉机微义》中就有记述:“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用熨斗熨之,或上置艾灼之,妙。”

具有散寒温阳,理气消胀的功效,《灸疗• 拔罐•刮痧》中曾记载“把葱白切成0.3~0.5厘米的葱片或把葱白捣烂如泥状,敷于脐中及四周,或敷于患处,上置艾炷施灸,以内部感到温热舒适,无灼痛为度,一般灸5~10壮为宜

本法具有散寒通阳,理气消胀之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虚脱、腹痛、尿闭及乳痈等。”

故通过电针刺激相应穴位配合隔葱法,能达到温补肾阳,健脾补气利水的效果。

68岁叶大爷因排尿困难长期留置导尿管,多次拔管失败,便前往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治疗,经外科会诊建议行膀胱造瘘手术

但患者个人意愿强烈,希望中医保守治疗,改善小便障碍,于是转入康复三科治疗。

入院时患者有既往“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基础疾患。

精神状态欠佳,双下肢乏力,不能独立站立,小便排出困难,伴腹部紧绷感,无腹痛,面色恍白,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左下肢浮肿比较明显,大便不畅,纳食欠佳。

因此针对该患者采取以下中医辨证诊断治疗:

舌诊:舌淡,苔白稍腻;

脉诊:脉沉细;

辩证:肾阳虚惫

治则:温补肾阳,化气利尿。五苓散加减

针刺取穴:八髎、肾俞、大肠俞、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水道等。

操作方法

1、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入上述穴位;

2、配合低频疏密波刺激八髎(连接上髎、下髎两组电针);

3、留针30min,每日一次。

4、配合隔葱灸(取葱白剁细后,取无菌纱布两层平铺于皮肤上,后葱白均匀覆盖于纱布上,后放置备好艾灸盒于葱白上),以患者感温热为度,注意勿烫伤皮肤,腹部及腰骶部各一次,每天一次。

(隔葱灸操作流程)

疗效

第一天治疗后,患者自述腹部紧绷感减轻,精神状态改善;

第二天治疗后,患者自觉小腹有胀满感,嘱患者加强盆底训练,配合声音刺激,11:30左右,协助患者自行排尿约400ml,顺利拔除导尿管。

巩固治疗第三天,患者自行排尿,排尿通畅,无尿频、尿急,大便通畅,腹部无明显紧绷感。

(治疗3天后患者精神状态)

(编辑zebra。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 蔡卫平 刘弦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