苁蓉当归|雷神山医院C6病区“四神达一”之针灸解读

文 / 广东省中医院
2020-03-15 16:07

第四批国家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广东队领队、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邹旭,带领雷神山医院C6病区,凝聚集体的智慧,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为指导,根据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真实治疗反馈,总结出四大体会,他称之为“四神达一”。

其中针灸是邹旭主任最有特色的治疗方法。他在查房时,对于病情重、病情复杂的患者,针药并用,而针刺则是最先施用的治疗方法,也是最有效果的方法,有时甚至比中药效果更佳。

他认为,新冠肺炎患者的氧合功能变差,我们使用针刺方法,提高供氧量,降低患者的耗氧量。中医则认为是“脾为气之源,肾为气之根”,通过补脾胃、益肝肾的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元气;另一方面,清代温病学大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我们还要通过针刺心包经的穴位,截断疫毒之邪的逆传,病情就不会朝着危重症方向发展。

益肾气——太溪穴

邹旭主任命名为雷神穴

邹旭主任认为,肾为人的先天之本,就像人的发动机一样。太溪穴,是人体肾经的原穴,原就是本原、真元的意思。另外,肾为气之根,像树根一样,能够牢牢抓住土壤不动,如果人呼吸浅快,这是针太溪穴再合适不过了,它能够激发调动人体的元气,调动人体的原气,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我们收治的很多新冠肺炎患者,老年人的症状尤为明显,老年人先天之本折半,本底属虚,他们的尺脉无力,我们要通过针刺补法,来激发他的元气,所以针刺治疗后,很多患者马上呼吸平顺,血氧就慢慢上来了,心率也降下来了,平时的那些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通过针刺后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几个患者反馈到,说针一刺入后,感觉肚子立刻松弛下来,没有那么紧张了,人也安静了,这就说明患者的氧供氧耗达到新的平衡了。

此外,疫毒属“毒饮”,要靠肾的阳气来化饮,CT显示肺部感染患者,针刺太溪穴,可以促进感染灶的吸收,配合中药疗效会更好。

补脾胃——代谢穴

邹旭主任经验穴位

邹旭主任认为,代谢穴位于足太阴脾经的偱行上,是下肢三阴经的枢纽穴位。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冠肺炎患者,往往合并食欲不振、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等症状,脉诊缓弱。补足后天之本才能使气有化生之源。很多患者经过几次针刺治疗后,逐渐有了食欲,饭量有增加,面色转红润,说话流畅有力了。

防逆传——止喘穴

邹旭主任经验穴位

●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中上1/3处

邹旭主任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温病学的十二字大纲,也就是中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总纲领。我们中医人一定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疫毒邪气是如何传变,如何加重的。一旦邪毒传入心包经,就会变为重症、危重症,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止轻症、普通症向危重症转变

止喘穴是他在临床上发现的非常有效的穴位,是心包经上的穴位,可以阻断邪气的传变。在援助武汉市汉口医院会诊期间,有很多心率快的重症患者,针刺后,心率能慢慢降下来。

广东省中医院专家邹旭是中医大家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弟子,当年曾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再次站到了抗疫一线。作为雷神山医院C6病区主任,他通过针药并用的方法,救治一大批新冠肺炎患者,部分患者采用纯中医治疗。在医护人员中,掀起一股针灸热,在患者中,也收获众多中医粉。

他说:“我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体会是,既要重视患者的先天之本(肾),又要重视患者的后天之本(脾胃),还要防止疾病的传变,对于恢复期的患者,扶正气是治疗的关键,正气越充足,患者就能越早康复。中医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尹鑫

校对:王悦欣 陈滢滢

编辑:陈巧玲

责编: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