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成功完成10例肝癌射频消融术

文 / 陕中大附院
2020-02-21 00:07

2019年9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王涛医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301医院)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进修学习,以优异成绩学成归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在超声诊断科、介入组团队、肝病科、手术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协助下,于2019年11月1日为一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由于患者肿瘤位于S2段,一边紧邻胃肠,一边靠近心包,术前经超声诊断科主任姚秀芬,副主任骆会婷、肖迎聪以及肝病一科主任李京涛联合会诊,制定了详尽的介入消融术方案及应急措施。术中用人工腹水法隔离和保护周围脏器,精准进入瘤体进行射频治疗,消融形成的强回声区域逐渐覆盖瘤体,直至达到安全边界。随后即刻行超声声学造影,证实肿瘤及其周边组织完全灭活。手术共用时35分钟,过程顺利,患者无不良反应,安返病房。术后4小时患者排气,12小时人工腹水吸收完全。

为肝癌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

王涛医师和介入组团队根据手术过程不断优化流程,相继成功完成10例肝脏复杂部位肿瘤的射频消融术。其中包括临近胃肠、S2段近心包、临近大血管、膈顶部、左右叶多发病灶、术中造影发现微小病灶等。

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创口大小

介入超声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超声成像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抽吸、置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效果。王涛医师在肝癌射频消融的过程中,针对复杂部位高难度肿瘤,采取国际先进技术和手法,例如水隔离法、No-touch理念、“撬杠”法等,在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的引导下,成功完成了10例肝癌射频消融术。

邻近肝包膜下的肝癌病灶,射频消融术后造影,病灶无增强

介入超声优点

因在实时超声监测下穿刺,可提高准确性;合并症少,安全性高;由于在实时动态监视下穿刺,对小的病灶和移动性大的器官穿刺不受影响,可同步显示穿刺过程的体内情况;操作简便迅速,费用低,重复性强,实用价值高;超声设备便于移动,必要时可在床边进行穿刺。

邻近胃肠的肝癌病灶,术前造影呈明显增强

超声造影是介入超声的一个好帮手,在整个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都需要用到超声造影。术前,主要是用来做评估是否需要做射频消融术及其范围。术中,超声造影可以引导射频消融术的位置。术后,主要是用于评估射频消融术的效果。多种超声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为肝癌精准的术前诊断、术中定位、术后评估起到重要作用。

邻近心包的肝癌病灶

肝癌射频消融术在介入超声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恢复快、可重复治疗等优越性,在全球应用广泛;此项技术对术者要求极高,不但要有着扎实的超声技术,还需要多年的介入超声基础,在经过正规、严格的长时间的培训并且考取相关介入超声及消融资格证方可完成此项技术。

根治性治疗适应证

经病理确诊为肝癌,又符合以下特点的,可达到根治效果:1. 肿瘤结节数量≤3个,最大直径≤3cm;2. 肿瘤结节单发,血供不丰富或乏血供,直径≤5cm;3. 肝癌行外科手术切除一年后复发,肿瘤数目≤3个且最大直径≤3cm,单发的最大直径≤5cm;4. 肿瘤周边有足够的、安全的消融范围,包膜和边界清晰;5. 肝功能Child-Pugh评级是A级或部分B级,肝外无转移。

禁忌症

1. 肿瘤结节>5cm,呈多发浸润生长并侵及大血管或周围脏器组织;2. 结节位于肝脏脏面直径大于4cm,1/3以上瘤体突出肝表面,以及肝尾叶较大的肿瘤;3. 进行保肝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评级为C级,有大量腹水或严重黄疸的病人,以及存在多脏器功能衰竭者;4. 门静脉主干或一级分支以及肝静脉内有癌栓,肝外转移较严重者;5. 有严重感染且处于活动期,尤其是存在胆系感染者;6. 有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者需谨慎;7. 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血生化指标严重异常者。

可视化“精准医学”已成为当代临床肿瘤诊疗追求的目标。消融治疗成为除外科切除和肝移植之外,治疗肝癌的又一可靠性治疗手段。《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中以射频为代表病灶≤5cm为射频单独治疗肝癌的适应症,研究显示,对于<3cm的病灶可以达到根治手术切除一样的效果。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积极开展各类实体肿瘤的射频消融,拓展了介入超声的临床应用领域,推动了超声学科的发展,更造福于广大患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超声诊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