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八段锦及深度解析
最近由于隔离,很多朋友整天闷在房间,躺着刷手机,坐着嗑瓜子,不晒太阳不运动。身体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不仅免疫力会降低,还会滋长烦闷无聊、抑郁或焦虑的不良情绪,有损身心健康。
2019年1月去世的享年104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老师坚持习练八段锦50余年,并颇有心得,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和患者,也在练习八段锦。
国医大师邓铁涛弟子、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教授介绍,中医养生操八段锦具有800多年的历史,对慢病、急性病、重症等患者的正气恢复有协同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寒湿为主,中医讲排湿毒可通过微微汗出、调理好胃肠功能、保持大小便通畅,及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八段锦通过8个优美的动作锻炼人体四肢,达到强健身体、气血流畅的效果,从而提升人体阳气以及代谢功能,增强自身对抗湿毒的能力。四肢强,阳气旺,心脏更健康。
《邓铁涛八段锦中的五脏相关理论》
陈瑞芳 1,周 波 2 指导:邓铁涛(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国医大师邓铁涛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大家,还是一位八段锦运动忠实爱好者。他从 50 岁开始练习八段锦,几十年来从未间断[1]。他认为,八段锦动作柔缓、松紧结合、动静相兼,具有强身益寿、防治疾病的作用。邓铁涛教授在传统八段锦动作基础上改编出一套简单易学的动作,人称“邓铁涛八段锦”,由以下八式动作组成: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邓铁涛教授早年提出了五脏相关理论,是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并综合脏象、阴阳、气血、经络等理论,全面反映了人体五脏系统内部、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相互关联的一种理论学说[2]。它是以五脏为中心,联络其相应的腑、体、液、窍、声、神、志等形成心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肝系统、肾系统五个系统,五个系统既有相互间的多种交叉,也存在与外界的多维联系。总之,五脏相关理论包含三个层次:①五脏系统内部的关联,即五脏的功能系统观;②五脏之间的关联,即五脏之间的联系观;③五脏系统与外界的关联,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3]。本文通过解析邓铁涛八段锦动作中蕴涵的五脏相关理论,更深层次地理解八段锦的涵义,为邓铁涛八段锦应用于运动养生和防治疾病的推广提供参考与依据。
邓铁涛八段锦动作特点[4]与五脏相关的联系
1.1 两手托天理三焦———五脏与三焦相关
动作要点:自然站立,两臂下垂,两掌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至面前翻掌向上托举,抬头目视手背,脚跟上提,挺胸吸气;稍作停顿,目视前方,两臂回落至体侧,脚跟下落,同时呼气。《灵枢·营卫生会》云:“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难经·三十一难》云:“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胱上口”。故三焦部位的划分是以膈和胃为分界:膈上部位包括心、肺等为上焦;膈下、脐上腹部包括脾胃、肝胆等为中焦;脐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等为下焦。
该式为调理三焦的关键动作:两掌交叉上举至头顶,这个动作实际上是帮助人体气机从下焦丹田处经中焦,逐渐提升至上焦的过程。
邓教授认为,该式涉及到五脏与三焦相关,三焦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为气化之总司,五脏系统通过三焦气化相联系,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和水液的代谢是由肺、脾、肾、胃、膀胱等脏腑通过三焦通道而协同完成的。只有三焦气化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路径通畅,五脏系统功能才能正常活动。常练此式可以帮助提升脏腑气机和运化水液,防治一些气机下陷和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如子宫脱垂、滑胎、胃下垂、水肿等。
1.2 左右开弓似射雕———肺与大肠相关
动作要点:左脚向左开步,两掌交叉于胸前;右掌屈指,向右作拉弓状,与右肩平;左手成八字形,向左伸直,与左肩平,顺势转头向左,目视左手示指,同时马步下蹲;稍作停顿,重心右移,两手转掌,右手向右划弧,与肩同高,顺势转头右视;重心继续右移,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该式两个关键动作:一是两手拉弓似射箭,目的是开阔胸肺,抻拉肩背;二是蹲马步,目的是起到提肛作用,提肛不仅能提升人体气机,还可刺激整个肠道的蠕动及盆腔肌肉的收缩。
邓教授认为,该式涉及到肺与大肠相关,以左式为例,右手把“弓”拉在上胸部,此处靠近云门、中府穴,是肺经的起点,作用是打开肺气;左手成八字形,示指指端向后弯,因示指为大肠经循经之处,牵拉示指可激发大肠经经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宣降功能正常,有助于大肠传导糟粕;反之,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宣降。常练此式可以调理肺与大肠的气机,防治一些肺部和肠道疾病,如便秘、胸满咳喘等。
1.3 调理脾胃须单举———脾胃相关,肝胆相关
动作要点:自然站立,两臂下垂,左掌翻转掌心向上,上至头顶,抬头目视左指,同时右掌下按至右髋旁;稍作停顿,两臂复原,目视前方。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该式关键动作:一手掌根上撑,另一手掌根下按,上下抻拉两胁。两胁乃肝胆经所循经之处,《灵 枢·邪客》云:“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指肝邪容易滞留在两腋下,也包括两胁。若肝邪不散,则肝失疏泄,胆汁郁滞,影响脾胃运化,容易出现木旺乘土之象,如出现胸胁苦满、腹胀痛、腹泻等肝脾不和证,或出现纳呆、嗳气、泛酸等肝气犯胃证。
邓教授认为,该式动作涉及到肝胆相关、脾胃相关,常练此式既可疏泄肝胆气机,又能调理脾胃气机的升降。另外,根据邓铁涛提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又因脾主肌肉,治疗痿证可以独取阳明,故还可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
1.4 五劳七伤望后瞧———五脏与五劳七伤相关
动作要点:自然站立,两臂下垂,目视前方;两臂充分外旋外展,掌心向外,顺势头向左后转动,目视左后方;稍作停顿,两臂内旋内收复原,目视前方。此为左式,右式反之。五劳是指五脏的劳损,包括肝劳、心劳、脾劳、肺 劳、肾劳。《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是指七种对身心伤害的因素,包括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形劳意损伤神,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总之,过度劳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起居不慎等各种内外因素容易伤害人体的脏腑、形体和神志。
该式两个关键动作:一是望后瞧,此动作极大地扭转督脉上的大椎穴,督脉为“阳脉之海”,而大椎穴又为所有阳经交汇穴,可调动全身阳气来祛邪;二是旋臂,因手阳经在外侧面,手阴经在内侧面,阳经主外,阴经主内,此动作可激发手臂阳经和阴经的经气,增强抗邪能力,进而达到防治五劳七伤之目的。
邓教授认为,该式涉及到五脏与五劳七伤相关,也认为是五脏与外界相关。五劳和七伤导致人体五脏系统出现病态,如久视伤肝血,大怒伤肝,此为肝系统受损,因肝主藏血,开窍于目,在志为怒;久卧耗肺气,寒饮伤肺,此为肺系统受损,因肺主气司呼吸,肺气宣发阳气而固表等。常练此式可预防内外因素对人体的伤害,鼓舞正气,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1.5 攒拳怒目增气力———肝肾相关
动作要点:左脚向左开步,马步下蹲,脚趾抓地,两手握拳于腰侧,拳心向上;左拳向前冲出,拳与肩平,拳心向下,目瞪左拳,作咬牙状;稍作停顿,左拳屈肘,回至腰侧,目视前方。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该式两个关键动作:一是握拳、冲拳和瞪眼,该动作可激发肝经经气,使肝血充盈,则筋健目明;二是脚趾抓地和咬牙,因肾经斜走足底,同时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该动作可激发肾经经气,使肾精充足,则骨坚齿固。
邓教授认为,该式体现了肝肾相关,涉及到两个系统之间的关联:肝系统包括肝主筋司运动,开窍于目;肾系统包括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相资生,精血充足,则人精气旺盛,故所增“气力”正是从补益肝肾而来。常练此式可以达到养肝明目、补肾固齿、增强精力的目的,多用于防治如腰膝酸软、牙齿松动、视物模糊等衰老症状。
1.6 两手攀足固肾腰———肾与膀胱相关
动作要点:自然站立,两臂自体侧上举至头顶,两掌心相对,同时头后仰;两掌心下按于胸前,指尖相对;两掌虎口后叉腋下,沿脊柱两旁向下推移至小腿背侧,尽量下至脚跟,同时俯身;两臂伸直向前,带动上身立起,两臂回至体侧。
该式关键动作:两掌沿脊柱两旁向下推移至足。脊柱两旁及小腿背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摩运时可刺激此经;腰为肾之府,腰部是肾精肾气所聚之地,推移时可补益肾精肾气。肾之精气充足,则腰脊有力;肾之精气不足,则腰脊不举。
邓教授认为,该式体现了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水脏,膀胱 为 水腑,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及固摄功能。常练此式不仅能补肾强腰膝,还有助于防治小便不利、尿失禁、尿频、遗尿等症状。本式动作难度较大,邓教授建议腰腿不利或年纪大者不必弯腰过膝,适量而为。
1.7 摇头摆尾去心火———心肾相关
动作要点:左脚向左开步,马步下蹲,两掌按于膝上,虎口向内;上体及头前俯深屈,随即在左前方尽量做弧形环转,头胸部尽量向左后旋转,同时重心右移,左膝伸直,右膝弯曲,还原。此为左式,右式反之。心为君主之官,在五行中属火,为火脏;肾为封藏之本,在五行中属水,为水脏。心居上焦,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居下焦,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心与肾之间水火、阴阳保持动态平衡,称为水火既济。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水火不济”的情况。
该式关键动作:“摇头”和“摆 尾”,这个动作极大地带动整个脊柱、软骨、韧带及肌肉的活动,有助于缓解酸痛、消除疲劳。
邓教授认为,该式动作体现了心与肾相关,“摇头”动作使心火下降,而“摆尾”动作使肾水上济,以达到心肾相交的目的。多用于防治口腔溃疡、心烦失眠等。
1.8 背后七颠百病消———肾与骨相关
动作要点:两腿直立,两掌置于臀后,脚跟尽量上提,同时吸气;稍作停顿,脚跟下落似弹跳,同时呼气。共做七次。
该式关键动作:脚跟一起一落,目的是震荡脊柱及下肢。因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该动作可以补肾强骨、填精生髓。
邓教授认为,该式动作涉及到肾与骨相关,常练此式可减缓脊椎、下肢关节、韧带、肌肉等的磨损及疼痛,尤其适合有脊柱、腿部疾病的人群。
2 结语
邓教授强调,八段锦动作看似简单,但需要练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和领会,达到动作、呼吸、意念三者有机结合,吐故纳新,推动内气升降,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才能真正起到显著的效果[4]。有研究者总结八段锦的相关文献发现,长期练习八段锦对人体的血脂和血糖代谢、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运动系统疾病、自由基代谢、免疫功能等各方面均有显著促进作用[5]。
邓铁涛八段锦动作简化,配合呼吸吐纳,特别适合年老体弱、亚健康、疾病恢复期等人群习练,有助于增强人体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邓铁涛八段锦之所以能提高人体功能,笔者从五脏相关思维分析,其动作中蕴含着五脏相关理论,包括脏腑相关、脏脏相关、脏腑与经络相关及脏腑与外界相关等,有助于调节人体脏腑气机、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邓教授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经常练习八段锦可以调养身心,使五脏元真通达调畅,气血中和,从而达到防病祛邪、养生延年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邓 铁 涛,白 家 祯,曾 一 玲. 八 段 锦 - 邓铁涛健康长寿之道[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5.
[2] 邓铁涛. 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5(2):45.
[3] 刘小斌,邱仕君,郑洪,等. 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20-22.
[4] 陈 瑞 芳. 国医大师邓铁涛康寿之道[M]. 广 州:羊 城 晚 报 出 版社,2016:58-67.
[5] 刘春雨,韩小燕,高会军. 八段锦健身功效研究进展[J]. 玉林师
范学院学报,2012,33(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