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中药叫“将军”,你知道它的功效吗?

文 / PSM药盾公益
2020-02-08 16:15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乾元

大黄自古素有“将军”的别称,以泻下、泻火、活血为作用核心,足见其功效之强。

来源及功效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或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切瓣或段,干燥。切片或块,生用,或酒炙,或酒蒸,或炒炭用。其药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

临床应用

为便于大家更好的了解其临床应用,以下分五方面介绍。

一、大黄有较强的泻下攻积的作用,为治疗积滞便秘的要药。

  • 治实热积滞,大便秘结,常与芒硝、枳实、厚朴配伍,即大承气汤。
  • 治热结便秘兼有气血亏虚者,当与人参、当归等同用,如黄龙汤。
  • 治热结便秘津亏,则与麦冬、生地、玄参等同用,如增液承气汤。

二、大黄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 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等常与黄芩、黄连同用,如泻心汤。
  • 治目赤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上部火热证,常配伍黄芩、栀子等,如凉膈散。

三、大黄能清热解毒,又能使热毒下泄。

  • 治热毒疮疡、红肿热痛,常配伍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
  • 治肠痈腹痛,常与牡丹皮、桃仁同用,如大黄牡丹汤。
  • 治烧伤烫伤,可单用粉,或配麻油调敷患处。

四、大黄能逐瘀通经,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

  • 治瘀血闭经、痛经,可配桃仁、桂枝等,如桃核承气汤。
  • 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配伍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如复原活血汤。

五、大黄能利湿退黄。

  • 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同用,即茵陈蒿汤。
  • 治湿热淋证,可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如八正散。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重使用,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哺乳期禁用。

需要注意的是大黄有四种不同的炮制品,作用亦各有侧重,如生大黄泻下力强,酒大黄泻下力较弱,熟大黄泻下力缓,而大黄炭则凉血化瘀止血。

审稿专家: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潘会君,朱全刚、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叶颖霞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