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病毒喝双黄连不管用!真正有效的中医抗病毒法,其实是……

文 / 养生中国
2020-02-02 08:07

就在昨天,双黄连超越板蓝根成为新一代的“抗病毒宠儿”。

因为一条“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引爆网络,致使很多人误以为双黄连就是本次新型肺炎的“特效药”。

于是,短短一夜之间,不只是街边的大小药店,就连网络平台上的双黄连都被抢空了。

随后,各大官方平台纷纷出面劝诫大家“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许多权威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专家也纷纷澄清并制止大家用药。

所以,不管抢没抢到双黄连口服液,大家都不要过于激动了!

中医防病,从来不是1-1=0

双黄连口服液,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中成药,我们也经常使用,效果确实很好。

但是,中医治病从来讲究的都是辨证论治。

即使同为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和感冒清热颗粒也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外感疾病方才生效。

如果您看过双黄连口服液的说明书,您会发现,它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可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而此前,《健康报》采访此次疫情一线专家仝小林院士时也说过,此次武汉的病情属于“寒湿疫”,总的用药原则是:散寒除湿、避秽化浊,而且应该一以贯之。

换言之,双黄连口服液虽然在治疗风热感冒时经常用,但是与本次武汉肺炎相较,是不对证的!

即使仝小林院士也曾强调:对于无武汉病人接触史的患者,也要根据当地情况“三因制宜”。

但是,对于没有中医医疗知识与经验的老百姓来说,也请千万不要自行胡乱辨证用药。

因为清热药的特点就是——有病治病,没病伤身。可千万别没病吃出一身病来!

所以,不论何时,大家都不要盲目抢药,毕竟,治疗疾病“药到病除”是少数,谁又能说吃药治病就是1-1=0这么简单呢?

中医防病,重在扶正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句话。没错,中医认为,一个人一旦正气充足,就不容易被病邪侵扰。

那么,什么是正气呢?其实,正气其实是个很笼统的概念。

简单地只从阴阳的角度来看,我们其实可以把正气分作阴气和阳气两大类:阴气负责滋养,凉润;阳气负责温暖、推动。

不论是阳气还是阴气虚弱,都会让人正气受损、易于感染外邪。

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寒湿疫”,这往往与阳气不足有关,所以,保护阳气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生活中,最容易损伤阳气,招致湿邪的,是饮食。归纳成几个字:生、冷、粘、腻。

生食要少吃

生的食物,之所以会损耗阳气,是因为和熟食相比,少了一道持续加热的工序。

食物要化生成气血,中间少不了加热的环节。不用外面的火来加热,体内的火,也就是阳气,负担自然会变大。非常时期,保护阳气,少吃生食。

所以,除了水果之外,蔬菜、生鱼片之类的生食,大家还是尽量做熟了再吃。

冷饮要少吃

时下严冬季节,常温的凉白开喝下去都有一种冰凉穿过食道的感觉,何况是冻柿子、冰激凌、冰可乐、冰啤酒等冷饮。

要知道,寒冷对阳气的伤害,显而易见。

毕竟,当冰凉的食物进入肠胃后,身体会不自觉地把它们“捂热”,这个过程就需要消耗人体阳气,不得不说,这真是对阳气的一种浪费。

粘食要少吃

粘食指的是各种质地偏粘、不易消化的食物,也指一些过于甘甜的食物。

比如各种糯米制品,如年糕、元宵;以及甜食,比如蜂蜜、糖块、关东糖等。

这些食物粘性大,粘在手上尚且难以去除,何况是装在肠胃里。

它们会让一切速度都变慢,无疑会给阳气的推动工作带来明显阻力。

油腻食物要少吃

油腻食物指的是各种肉、蛋、奶,和油。

这些食物易于在体内盘踞生成痰湿,而痰湿是阳气的头号天敌,所以,劝诫大家少吃为妙。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病从口入”的道理,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特殊不适的话,真的不必强求用药。

只要管住嘴,好好吃饭、吃菜,别乱吃就已经是最好的防病技巧了!

当然,如果您实在是不放心,不妨采用仝小林院士推荐的另外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艾灸。

比如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都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此外——

望周知~

编辑:高继明 审核:朱蕗鋆

每天早晨七点钟

关注养生中国(yangsheng-cn)

每天学点咱老百姓用的上的养生知识~

快和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