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运化,生气血:脾胃虚弱的人,可了解6个运脾方
“大夫,我最近疲倦乏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去医院检查也没啥问题,是怎么回事?”
钱先生今年43岁,这段时间总是觉得腹胀不舒服,同时大便也出现溏薄的状态,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没什么问题,这让他很苦恼。于是今天,他就想试试中医,把把脉,看到底有啥问题。
“从你脉象上看,你是脾胃虚弱,运转不利,脾胃对我们人体是很重要的,平时要注重脾胃的保养,但学会如何运脾胃更重要。”
钱先生一听懵了,脾胃保养这么重要吗?他又该怎样运脾胃呢?
中医解释脾胃的重要性
中医所说的“脾”,并不是西医上的脾脏,而是包括胃、小肠、大肠等器官在内的综合功能。脾的生理功能,是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分化水湿。简单来说,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黄帝内经》中说道:“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意思也是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后天之本,是五脏气血生化的源头。
《脾胃论》一书也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书中说道:“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八风之邪,中人之高者也。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谓水谷入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饮食不节而病者也。”这是说感染了风邪,就会生病,但不管生什么病,都可以从脾胃调理入手。
小孩想长身体,女人想保持苗条的身材,男人想体格健壮,老人想健康长寿,都需要进行脾胃保养。
中医教你运脾
我国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脾胃的养生作用,“健脾不在补而贵在运”, 所谓“脾胃一病,五乱并作”,一旦脾胃运行不畅,就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善于调理脾胃的人,可杜渐防微,预防疾病侵袭。
那么,中医是如何运脾的呢?具体来说,有运脾化湿法、运脾和胃法、理气助运法、温运脾阳法、益气助运法和养胃助运法6种方法。
1.运脾化湿法
运脾化湿法主治小儿脾虚湿滞,比如不爱吃饭、便秘、腹泻舌苔发白等病症。
古代医学家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特别是对于小孩来说,由于脏腑尚未发育成熟,脾胃薄弱,如果饮食不当,就很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食欲不振、感冒、咳嗽等病。中医认为:脾喜燥而恶湿,喜运而恶滞,寒湿困于中州,脾失健运之权,因此需要开郁宽中,疏化水湿。
运脾化湿法常用的中药有苍术、砂仁、乌梅、诃子、山楂、干姜、猪苓等。这些药材有助于芳香醒脾、燥湿助运、疏利水湿。
2.运脾和胃法
运脾和胃法主治胃胀、胃痛、口苦、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等病症。
《黄帝内经》指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我们所说的脾胃之气,即胃气。食物和药物都需要经过脾胃功能的运化,才能够输布全身,发挥作用。因此,如果脾胃不适,就会影响药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增加脾胃负担,损害脾胃功能,加重病情。
运脾和胃法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芍、当归、枳实、陈皮、法半夏、生姜、甘草等。用这些药材有助于行气解郁、醒脾和胃。
3.理气助运法
理气助运法用于气机不利证,主治精神萎靡、腹胀嗳气、大便不畅、舌苔发白等病症。
气滞不行,就要当理气导滞,开郁助运。理气助运法常用的中药有陈皮、木香、枳壳、槟榔、丁香等。其中,陈皮辛行温通,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寒湿阻中的气滞。木香辛香温通,苦燥而降,主入脾、胃与大肠经,兼入三焦与胆经,可以通理三焦,尤善行肠胃气滞,兼健脾消食,是行气调中止痛的重要药材。
4.温运脾阳法
温运脾阳法主治面色发黄、浑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等病症。
温运脾阳主要是针对因寒凉损伤脾阳,或者久病、素禀脾土虚寒的人。中医认为:脾喜燥而恶湿,喜运而恶滞,因此就需要振阳气,否则就会出现脾胃不畅,导致生病。
温运脾阳法常用的中药有炮姜、肉豆蔻、益智仁、砂仁、草豆蔻、附子等。
5.益气助运法
益气助运法,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黄、头晕乏力、食欲不振、久泻脱肛、身热自汗、脉虚无力等病症。
《内经》云:“劳者温之,损者益之。”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就会导致中气亏虚,清气不升,从而出现头重脚轻、精神不济、头晕、头痛等症状。因此,需要用甘温补中焦之气,举下陷之阳。
益气助运法常用的中药有麦冬、五味子、山楂、麦 芽、木香、砂仁、豆蔻、枳壳、乌梅等,可以补脾益气、升举阳气,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
6.养胃助运法
养胃助运法主治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发黄、舌红少苔等病症。
中医认为:胃为阳腑,体阳而用阴,阴分不足,胃失濡润,亦不能受纳和熟腐水谷。湿盛则伤阳,燥盛则伤阴。如果平时喜欢吃辛辣的食物,就很容易使胃津亏乏,损伤脾胃。
养胃助运法常用的中药有公英、黄连、元胡、川楝子、枇杷叶、竹茹、花粉、石斛等,有助于生津养胃、补脾养阴。
很多人觉得脾胃病离自己很遥远,因为从来没有在体检中发现自己的“脾”有问题。实际上,很多疾病都与“脾”有关,只有脾胃运行畅了,身体才能健康。中医教你的运脾方法,学会了吗?
参考资料:
[1] 脾胃学说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 于磊,刘华一.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6(02)
[2] 脾胃学说与儿科临床[J]. 李新丽. 新疆中医药. 2002(02)
[3] 脾胃学说的现代认识[J]. 郭芳. 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8(02)
[4] 中医脾胃学说的发展史[J]. 索延昌. 前进论坛. 1995(0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