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的宣言在中医古籍也出现过
小 编导 读
随着电影《哪吒》的热度持续走高,片中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霸气宣言也家喻户晓。在电影中,这句话表达的是命运走向和自身选择的关系,但翻开中医古籍我们会发现,这句话竟然还是中医养生理论中的“名言”。这句话和养生有什么关系?中医养生所追求的目标又是什么?答案就在文中——
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损生也。世人不终芪寿,多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健康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放纵生活、不爱惜身体,就会损耗自己的生命健康,不能健康长寿。
“我命由我不由天”其实最早出自于道家思想,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卷十六《黄白》中记述道:“龟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北宋时期的“紫阳真人”张伯端在《悟真·绝句六十四首》中亦写到:“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虚无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由于中医受道教文化的极大影响,这一思想在中医养生理论中亦得以体现。在中医古籍中,注重日常调摄保健以防病的“治未病”思想比比皆是。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病治未病之意也。
——《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
调神气,慎酒色,节起居,省思虑,薄滋味者,长生之大端也。
——《中藏经·卷上劳伤论》
庄子曰:百岁人之大,齐大。凡人皆可百岁也,其不能百岁者,理亦多端。酒食之肥秾,色欲之侵削,忧郁之伤损,寒暑之侵寻,医药之错误,调卫之过度,无一不足以戕生殒命,是以应百岁而不百岁……不百岁而短折,怨尤天命,诅咒空王,亦太愚矣!
——《靖盦说医》
古人反复强调摄生保健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所追求的“健康”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这就要对中医的“健康观”有深入的理解——
传统中医学的“健康”是指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常的前提下,保持机体内部功能活动的稳态、协调和生化有序,且与外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生命活动状态。中医的健康观可概括为“形与神俱”“天人合一”“阴平阳秘”。
一、形与神俱
形即形体,是指与精神相对的人的整个肉体。形体是身体和身体所具有的感觉器官,如中医学的脏腑经络、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有形躯体,循行于脏腑之内的精微物质,以及与它们相联系的感觉器官等,都属于古代文献中形的范畴。神是指人的意识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由心的思维器官所产生机能及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它包括神、魂、志、意、魄等在内,以精血为物质基础。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精、气、形、神各自的作用,更重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形与神俱”说明了人体生命活动中形神密切相关,即人的精神活动与人的气血津液、脏腑肢节形体的不可分割性。这种密切关系在生理方面主要体现于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等方面。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
二、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内经》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了中医学既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整体性更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人与外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在维持健康状况中起积极作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是健康的外在体现。这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天人合一”健康观。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紧密相连,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理解人生理病理机制,是中医学“天人合”整体观的根本法则。科学的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其孤立部分之总和”,探讨部分,必须从整体出发。只有把部分放在整体之中去分析,才能更深刻地把握部分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在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系统论思想指导下,分析外界环境对健康的影晌,探讨健康状态辨识与诊断治疗的关系,才能准确判断健康状态,准确进行健康干预。
三、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用以概括生命的最佳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充分体现了中医健康观中动态平衡的思想。阴平阳秘意为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阴平阳秘是中医学用阴阳学说对生命活动中各种功能之间复杂关系、有机联系及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抽象概括,也是对人体健康状态的表述。它的评判依据是人体外象,即证候的变化。一直以来,阴平阳秘作为中医学判断人体健康态的标准而被广泛应用。利用阴阳的关系,即以阴阳的盛与衰、平衡与失衡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其应用和分析是科学的。
在亚健康和慢性病日益高发的现代社会,如何对健康进行长期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是保持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关键。而当中医调治慢性病的优势与现代管理学理论方法相结合,将为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本书首次对中医健康管理的理论及实践技能操作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验证,针对亚健康和9种常见慢病创立了经过多年临床检验的88种中医调养方法,内容翔实,极具实用性。本书为南北两位中医健康管理专家强强联手编著,历时十余年研究实践与潜心打磨,并由国医大师路志正老先生担任主任并提写书名,国医大师李佃贵题词推荐。(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国历代医话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新华 潘秋翔编著),《历代中医治则精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周超凡主编),《中医健康管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胡广芹 张晓天编著,路志正主审),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