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者的智囊宝藏中医比现代西医强的地方有哪些?

文 / 世界医学健康
2019-09-04 20:07

中医是千百年来古代医者的智慧结晶,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宝藏,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因此和现代医学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同心堂认为,和现代医学相比,中医有着其独特之处,包括“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以及“辨证论治”的观念,使中医有了现代医学不具备的优势。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一、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中医通过整体的诊疗观念,来彻底去除疾病的根源,不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的“中医标本兼治”。 标 ,是指表面的病征 ; 本 ,是指引发病征的源头 。中医中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本;病变部位和症状表现部位,病变部位是本。而是根据身体整个环境进行系统治疗,从根本上解决了病的形。

二、辨证论治

从张仲景提出“辩证论治”以来已经成为了中医诊疗的基本原则。辨证指的是认证识“证”的过程,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辩证论治”的原则下,中医也形成了“一人一方”的特色,这是中医因人、因地制宜,随证加减、个性化诊疗是中医的特色优势。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三、防治并重

孙思邈说“上医医未病之病”,和现代医学相比,中医更加重视人体的养生保健,而不是等到出现疾病后再寻求治疗的手段。

中医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通过提前调整做到阴阳平衡,不让致病因素出现,并且人体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自愈体制,只要平时稍加调整就能保证身体健康。

“治未病”其实就是一种防御疾病的措施,主要包括: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这三方面。

“法于自然之道”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发展变化,春夏养阳,春秋养阴;

“调理精神情志”即保持精神上清净安闲,无欲无求,保持心志闲舒;

“保持阴平阳密”指调和阴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阳气固密于外,阴气才能内守;

四、绿色安全

中医内服汤剂来自自然界生长的天然药物,和化学制剂相比更加绿色安全,同时避免了很多不良反应,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中医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通过食物不同的偏性,来调整身体的偏性,形成身体的环境的阴阳平衡。我们就非常方便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来调整身体上出现的各种病症,并且其副作用非常小。

五、外治技术

中医除了方剂之外,还有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很多外治技术,这些治疗方式施于体表,它可以随时观察其适应和耐受情况而决定去留,不会像内服药物,如不对症,发生副作用时处理比较复杂,外治只要施治配药得当,是比较安全的,一般很少有副作用。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中医外治可以看做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这些疗法,可以达到逐寒祛湿、祛除淤滞、拔毒泻热、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目的,从而起到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的作用。

古语云:“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这两句大意是:治疗疾病要赶在病未重之时,消除祸害贵在祸殃未深之时。人有病,一发现就要及时治疗,拖延时日,病变转移,病入膏肓就难于诊治;祸患一有苗头就要抓紧时机消除,怠慢迟延,祸深则不易根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