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中医看病不完全攻略
一 、慎重择医
很多朋友身体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找专业、靠谱的医师进行诊治,而是喜欢先上网去查询。
事实上,这是不太可取的。
众所周知,无论大病还是小病,治病都是一件非常专业且郑重的事──且不说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各式各样不靠谱的医疗广告甚至医疗陷阱,即便有幸查到了正规的网站或疾病介绍,往往对疾病的治疗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还容易被里面的内容吓得惶惶不安,从而极有可能导致“有病乱投医”。
还有些朋友,则走了另一个极端,即无论大病小情,都选择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去看诊。
这同样是不太可取的。
首先,大部分常见病,在当地或省会城市看便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如选择异地看诊,则时间、经济成本会随之升高许多;若是需要多次复诊的疾病,就更加不划算了。
其次,即使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也有不少不正规的医院(那些在网上打广告的医院,多数都在北上广深,而真正的好医院,是不需要打广告的),亦需要大家仔细甄别。
最后,北上广深的医院常年聚集着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患者,导致这些医院的医生往往都是超负荷工作,八小时内需要看诊大几十甚至上百人是常事,所以分给每一位患者的时间往往非常有限(大都不会超过五分钟),所以疗效自然受限。
因此,综上,如果不小心生病了,建议大家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或门诊(且首选就近的),慎重择医,从而尽可能避免贻误病情甚至上当受骗等情况的发生。
二信者为医
那么,是不是到就近且正规的医院或门诊找到专业且靠谱的医师,就万事大吉了呢?
答案是:不一定。
如上所述,治病是一件非常专业且郑重的事。所谓“专业且郑重”,从医生角度讲,要求医生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素养和负责的诊疗态度;从患者角度讲,则需要患者掌握一定的看诊技巧,并且更重要的是,对医生要有足够的信任。
在临证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其他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患者是否信任医生,疗效是有很大差别的──
常言道:“信者为医。”患者信任医生,则不仅会很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或服药用药,并且会严格遵照医嘱,做好饮食、起居及心态调整等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信任,患者的内心会变得安定且平和──心神安和,气血自畅,如此一来,则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病症,都会变得容易恢复。反之,如果患者对医生缺少信任,则疗效或多或少地就会打折扣了。
当然,信任,也是有条件的。
首先,便是选择信中医还是信西医。
笔者的体会是,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医学的瑰宝,都为人类健康做出过巨大贡献,且都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故建议大家如有问题的话,一定要多方打听并比较一下,谨慎选择自己适合且愿意相信的医学体系就好。
其次,大部分患者,更愿意相信老大夫或名气大的大夫,因其多数经验丰富,而对年轻大夫或名气没那么大的大夫的信任度就没有那么高了。
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笔者想说的是:医术的高低与年龄是否老、名气是否大及经验是否丰富固然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却是对医道体悟的深浅。且老大夫或名气大的大夫未必一定就经验丰富,也可能只是年龄较老或虚名较大,而医术却平平,甚至可能看诊一多便有些精力不济,或因为名气大患者多而无暇认真看诊了;也不一定年轻大夫就一定不行,也可能虽然年轻,但医术精湛,亦有一定经验,并且对治病拥有一腔年轻人独有的精力和热情。因此,大家大可不必以年龄老少、名气大小而论大夫是否值得信任。
第三,还有些患者,愿意相信男大夫,不愿意相信女大夫,或反之亦有。
笔者认为,这也是没有必要的。
学医不分男女,医术亦不分男女,大夫又何须分男女呢?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总而言之,建议大家看病时,一定要谨慎选择值得信任且自己愿意信任的大夫,且无论中西、无论老少、无论名气、无论男女,唯信是选。
唯其如此,医患之间才能更好地精诚合作,从而更快、更好地打败疾病这个共同的敌人。
三 尽量面诊
经常有朋友通过网络或电话询问:我身体哪哪不舒服,用中医怎么调理?我孩子老感冒,吃什么中药好?我亲戚得了某某病,开个方子好吗?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事实上,从负责任的角度讲,这些问题都难以准确回答的。
大家知道,人体精密复杂,疾病变幻莫测。故中医看病,必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且讲究个体化辨证治疗,绝不是说一两个症状或一半个病名便就可以给出准确的诊断意见或治疗方药的,只有经过全面的诊断和细致的辨证之后,给予治疗或处方用药才能尽可能疗效确切且不致有失。
大家想想,如果通过网络或电话随意聊两句就能把病给诊断清楚或治好,那还要医院或诊所做什么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网诊也不是不可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大环境的改善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诊疗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使网诊已成为可能。
但即便如此,为了确保辨证精准及疗效肯定,也建议大家在需要看诊(尤其是初诊)时,最好还是找附近或当地有经验的医师进行当面诊治。
若实在无法或不方便面诊,再考虑选择网诊。且为了确保疗效,网诊应尽量以复诊为佳,且网诊单的信息填写也应越全面越准确越好。
四 咨询事宜
当然,有些朋友有医生的联系方式或者有做医生的朋友,事先询问只是为了确定一下医生能不能治某个病,或看医生能不能帮忙推荐一个擅长治疗该病的大夫。
生病大家都着急,可以理解。但因医生的工作大都比较繁忙,需要面对的患者也普遍较多,因此,本着换位思考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有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建议在医生方便的时间进行咨询,尽量避开清早、午休、深夜或医生的出诊时间。2.建议不要问医生在不在或过度寒暄,并尽量避免使用语音、视频或直接通话等,直接用文字或图片说明大致问题即可。3.建议先询问医生是否擅长治疗该病,若不擅长,则再考虑适当措辞,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帮忙推荐其他大夫。4.若医生推荐了其他大夫,便涉及到挂号问题。如今,各大医院及诊所均已开通网络或电话预约服务,提前预约一般都能约到号,故尽量不要让医生帮忙挂号(尤其是非本院或本诊所其他医师的号)。
常言道:“医者仁心”,倘若能做到以上四点,相信没有哪个医生是不会郑重对待您的咨询并给予认真回复的。
当然,如果大家在收到医生的认真回复后能适当地道一声感谢的话,相信医生的心里也一定会感到很温暖。
五 关于诊金
在老百姓心目中,中医治病就应当“简便验廉”,所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医师的诊金都是非常低廉的,甚至有些中医师看诊干脆就不收诊金。
笔者认为,无论对患者、对中医师还是对整个中医行业来讲,这都是很不好的。
首先,医生也有自己的父母需要赡养、家庭需要照顾,如果诊金过少,唯一的办法,便只能在政策的允许的范围内将诊金算到药费里。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导致医生被迫多开药以赚取药费提成的情况发生,如此,既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还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且很可能比付诊金的负担更大),同时也不利于医师医德、医术的提升以及整个中医行业的良好有序发展(好在这种情况目前已有改观)。
其次,诊金是医生价值的体现。有时候,我们只看到医生似乎简简单单地便写就一张的处方或扎下一根银针,却没有看到医生为了这张处方或这根银针,背后曾拜过多少师,熬过多少夜,读过多少书,承受过多少面对急危重症时的战战兢兢,以及为了当下的疾病而付出多少心血,绞尽多少脑汁。如果看到,相信大家就不会希望诊金再低一点了,甚至可能希望它更高一些。
第三,诊金亦是患者对医生基于认可与信任的某种契约精神的体现。因为认可与信任医生,所以付诊金请医生看病,而付了诊金,便对看病重视起来,于是开始认真按时服药并严格遵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日常调摄,从而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从某种角度讲,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看病必须花钱,有些病不花钱好不了”的原因所在。
当然,有些时候,医生也会在医院或诊所允许的范围内给患者减免诊金。比如,来诊的是确实贫困的患者,或医生的亲戚、朋友,以及亲戚、朋友介绍来的朋友。但此时,千万不可认为医生减免诊金是理所当然,甚至因此而失去感恩之心。如此,既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也可能消损个人的福报,甚至导致得不偿失的情况发生。
六 诊前须知
接下来,说说确定找中医看诊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找中医面诊前,最好不要化妆,若即使不得不化妆,也尽量化淡妆,因为化妆(尤其是过度化妆)会掩盖真实的面色,从而影响医生在望诊时进行准确判断。
其次,最好不要吃带有色素的食物或喝含有色素的饮料,因色素可能会使舌苔染上相应的颜色,且不易在短时间内清除,从而不利于医生对舌象作出准确判断。
第三,也不建议大家在看诊前喷洒气味浓重的香水或吃如韭菜、大蒜等气味浓重的食物,因这些香水和食物一方面不利于医生作出准确的闻诊判断,另一方面,在诊室或病房等密闭空间内,浓重的气味有时容易使人坐立不安,也不利于医患之间静心、通畅、有效的交流。
最后,就诊前也不宜生气或做剧烈运动,因生气或剧烈运动会使气血和脉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脉诊的准确性。故建议大家如果已约定好时间面诊的话,尽量提前5~15分钟左右到达候诊区,边休息边候诊,且保持情绪平和,待脉象平静后再看诊,效果会更好。
七 资料准备
为了提高看诊效率,在看诊前,患者可事先在脑海中将不舒服或最想治疗的症状按由重到轻的顺序回忆或默记一遍,以免看诊(尤其是初诊)时因为紧张而“临诊忘言”。
有些有心的患者,会事先将上述情况都写在纸上,且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推荐大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
此外,若以前曾做过相关检查或曾找其他医师看过,则建议带上之前的检查报告或前诊医师所写的病历或处方(如有的话)。
有人担心中医大夫可能不愿意看西医的检查报告或其他医师的病历或处方,其实不是的。一个好的中医,既不会排斥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也不会无视其他医生的诊治记录。相反,却常常能从这些资料中获取到更多关于疾病真相的信息,从而对疾病做出更精准的判断,并给出更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
八 看诊时间
大部分人生病后,都习惯先忍一忍,看能不能自己好,实在扛不住了,才去找医生。
事实上,这是很不明智的。
常言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有些小病,忍一忍或许可以自愈,但万一不是小病,碰到自己身上,就是一万,等到小病变成大病,想要再治,恐怕就很困难了。
所以,从看诊的大时间上来讲,建议大家身体如有不适的话,一定要及时诊治,不要一拖再拖、“隐忍冀瘥”,以免贻害无穷。
此外,有不少朋友对伏天或过年期间是否适合看诊表示存疑,担心伏天喝汤药会上火,过年看病会犯忌讳。
其实大可不必。
首先,伏天喝汤药不仅不会上火,还可能会泻火,有时甚至还需要“补火”,皆取决于医师根据当下的天时、地域和患者的具体病症因时、因地、因症下药。
其次,过年看病是否犯忌讳,因各地风俗的不同而不同。笔者的建议是,鉴于过年期间大家相对都比较繁忙,如不去看病身体亦可承受,则可选择年关过后再看,如无法承受,则但看无妨,毕竟生命和健康要比风俗或繁忙更加重要。
说到具体看诊时间,则一般以早晨或上午为最佳,因此时人体的阴阳、气血、经络及五藏六腑等均未受到外界因素的太多影响,所以更能体现患者当前的生理及病理特点。
同时,诊室的光线、气氛及医生的状态等,也往往是在早晨或上午时为最佳,亦均有利于对疾病作出更准确的辨证与治疗。
当然,午后或晚上看诊也不是不可以,尤其是某些急性病症,则更不应拘泥于某个特定时间。
但为了确保看诊的效果,如果时间或情况允许的话,还是推荐大家尽量选择早晨或上午。
九 看诊场合
看诊场合,也有讲究。
无论考虑看诊环境还是诊疗器具的配备情况,诊室或病房都应当是作为首选的。
其次,囿于具体情况或条件所限,可以考虑去患者或医生家里。
再次,则可考虑选择事先约定好的环境安静、光线较好的茶馆或咖啡馆等。
当然,若确实情况紧急的话,则任何地点,都是可以作为看诊的场合的。
但有些场合,大约是不太适合看诊的:比如一群人聚会聊天的茶桌、饭桌上或酒桌上。
在这种场合下,一来随便把手一伸便要求座中的医生把脉者,未必是真的想看病;二来不经医生同意便伸手要其把脉,也是对医生职业的不尊重。
此时,就算医生碍于面子给看了,也未必真的能静下心来认真看,往往只能走走过场,敷衍了事,且可能无形中便冷落甚至惹恼了在座的其他人。
所以,综上所述,无论您与您的医生朋友是否熟悉,都请大家一定要注意看诊场合。
十 诊间注意
真正开始看诊后,也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比如,有些患者(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喜欢“考”大夫,即上来先不说话,伸手就让医生把脉,把得准才看,若把不准,便将信将疑,或看了也不抓药或进行治疗,甚至干脆退号不看了。
也有一些医生,看诊的习惯是患者一上来不让说话,先把脉,然后看一看舌头(有时甚至舌头也不看),再大致问两个问题,患者尚未说完,医生的方子就已写好或治疗就已开始了。
笔者认为,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太可取的。
当然,这样看病的患者也可能的确有自己的苦衷,这样看病的大夫也可能确实有独门的技术,故不可一概而论。
说回到普遍情况下的正常看诊。
看诊的时候,如果是初诊,建议大家主动陈述病情,并先从最难受的主要症状说起,其次叙述疾病的起因和治疗经过等。
若是复诊,则可先叙述经上次诊疗后消失或减轻的症状,再叙述本次新增、加重或变化不明显的症状,然后根据医生的询问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以使问诊资料的收集能够尽可能地全面、详尽。
此外,伸舌头时,应尽量自然放松,因为紧张的话,可能会使舌头充血,从而影响舌诊的准确性。
把脉时,如果医生没有主动提问的话,则不建议多说话,因为过多地说话,可能会对脉象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后,医生在进行治疗或处方时,也不建议频频提问打断医生,以防医生思路中断影响治疗,或因回答问题分神而不小心写错处方。如有问题,则可选择在医生治疗或处方完毕后再进行询问,这样更加稳妥。
十一 治疗方法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讲,以中药、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点穴、正骨及食疗等为主。临证治病时,医生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自己擅长的相关领域酌情选用最适宜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在所有治疗方法中,中药的使用目前在我国是最为广泛的,而中药的常用剂型,又以内服或外用的汤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及各种现代剂型的中成药等为主。
大体来讲,比较严重或需要迅速起效的疾病可使用汤剂进行治疗(因可根据具体病症灵活加减,且煎煮方便,故最常用),比较平缓或需要缓慢治疗的疾病可选用丸剂(某些急病、重病亦可对症使用事先备好的相应救急丸剂),比较紧急尤其是需要发散邪气的疾病可选用散剂,需要滋补或拔毒类的疾病可选用膏剂,适宜汤剂治疗但没有条件煎煮或携带汤药的情况下可考虑选用颗粒剂,其他比较轻浅且病症典型的疾病则可选用相应现代剂型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此外,在正确的中医理论指导下,某些适应症、禁忌症及疗效明确的非处方类西药,也是可以作为中药来使用的。中医西医,能治好病就是好医;中药西药,能治好病就是好药。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一见中医大夫谈西医理论或开西药便认为是庸医,只要谈得正确,用得准确,疗效的确,就是明医。
十二 抓药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民营中医诊所是没有医保的,而这些诊所的药材相对来说往往都要偏贵一些。于是,有些患者拿到医生开出的处方后,便喜欢去有医保的医院或药价较便宜的药店去抓药。
笔者认为,这是不太可取的。
首先,“一文价钱一文货”,民营诊所的药材之所以偏贵,主要是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大家想一想,如果一家诊所的药材又贵质量又不好,那不是砸自己的招牌么?
其次,大家搭了那么多时间、花了那么贵的诊金来看病,医生开的方子也没错,却在抓药的时候贪了小便宜,导致因为药材质量不佳而影响了疗效,岂不是太可惜了?
第三,有疗效还好,如果因为吃了其他地方抓的药(抓少、抓多、抓错或所抓药品质量有问题)而出了问题的话,相信是没有人愿意主动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的。
此外,据笔者观察,目前,我国多数大型民营中医诊所均已开通高端医疗保险业务,诊费、药费均可报销,且赔付比例往往都比较高,故建议大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酌情选用(尤其可以考虑为家里容易生病的老人或小孩,以及支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壮劳力进行投保)。
还有些患者不在看诊的诊所抓药,是因为等候的时间太长。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很多诊所都已开通了中药快递或闪送服务,以方便大家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可以酌情选用。
最后,如前所述,目前,我国不少(尤其是北上广深的)民营诊所的经营模式是只给医生一定比例的诊金,但不给医生算开药提成。因此,笔者相信,每一位中医师(包括绝大多数被迫算药物提成的医院或诊所的中医师)在处方时,绝不会一边开方一边想着怎么才能多开点药以赚取药物提成,反而都会想着怎么才能既帮患者治好病,又能帮患者省点钱。
综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为了确保疗效,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建议大家首选在就诊的诊所进行抓药。
十三 煎药方法
关于煎药的问题,也是需要深究的。
煎药用具,一般来讲,以(紫)砂锅、搪瓷锅、陶罐、玻璃锅或不锈钢锅等为佳,忌用铜、铁、铝等容易被腐蚀的器皿。
煎药方法,因具体病症及医师个人习惯的不同而不同。笔者的习惯是:一般情况下,煎药前需将草药先浸泡0.5~1小时(若病情较急或总药量较轻的话,则不泡亦可),然后添水至没过药5~10厘米左右;先开大火(尽量用明火)进行煎煮,待开锅后,换成小火;开锅约40分钟后,将第一遍的药汁倒出,再单独把药汁放到火上,用中火浓缩一下,浓缩至约300~500毫升(成人)或90~150毫升(小儿)的量即可,分二或三次喝完。供大家参考。
其他如轻煎、久煎、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及自备药引等特殊煎煮法,则遵医嘱即可。
汤药煎好后,可以放到冰箱里密封冷藏,一般一二天内是不会变质的,在喝之前稍微温一下即可。
此外,若因工作实在繁忙,没有时间每天煎药的话,则可变通一下,将两剂药同时煎煮(用水量增倍),煎好后的药汁分两天喝亦可。
十四 尽量自煎
每一味中药,都是从药农的辛勤种植、培育、采收到中药企业的遴选、炮制、运输,再到医师的精心开具和药师的认真调剂后才辗转到了我们手里,经历了许多人、许多环节的辛苦付出,可谓来之不易,故都值得珍惜。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最好选择自己煎药。
同时,自己煎药,鼻能嗅其味,目能观其形,耳能闻其声,肤能受其熏,而心亦随之而宁静,亦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过程,故疗效更佳。
当然,若大家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或实在学不会如何煎药的话,也可以让家人代煎,或选择在抓药的医院或诊所进行代煎。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或诊所都配有中药代煎服务。近年来,随着煎药机功能的提升和大部分医院或诊所煎药流程的改进和完善,代煎药的质量已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推荐大家尽量以自煎为好。
十五 服药方法
一般情况下,根据疾病所在部位的不同,服药的时间也应当有所区别。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这些都是很有道理并须谨慎遵守的。
此外,笔者的习惯:若患者平素脾胃功能较弱,则建议在饭后40分钟以上再服药;如脾胃功能较好或病情适合的话,则可饭前服药,但也应和吃饭隔开40分钟以上,所谓“药食不相连”。
一般情况下,服药次数为一天三次;个别情况下,一天可服一、二次或数次。具体遵医嘱即可。
很多时候,小儿服药,是个大难题。
其实,也是有一些小窍门的:
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尽量给孩子开气味较好或较平淡的草药,且用量大都比较轻。孩子喝药前,亦可视情况酌加蜂蜜或冰糖等(具体遵医嘱),或将冰糖当着孩子的面放到碗底,告诉他喝完药就可以吃到冰糖了;如还喝不下去,则可用吸管(或可用孩子喜欢的饮品外包装伪装一下)或喂药器试试;若仍不行,则可以试着灌一下,但不可捏鼻子,以防呛着;若无论如何也喝不下去,则退而求其次,可用卫生棉球蘸更加浓缩后的药汁贴肚脐,创可贴固定,一次15~20分钟,通过脐血屏障吸收;若肚脐也不让贴,则再退而求其次,用熬好的药汤兑热水泡脚或泡澡,通过皮肤吸收,泡至微微汗出即可(汗出后须注意避风),也能有效,但效均不如喝。
十六 饮食宜忌
治疗或服药之外,大家最关心的,便是平时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了。
常言道:“病人不忌嘴,大夫跑断腿。”大体来讲,除某些因单纯营养不足导致的疾病(现在比较少见了)需要适当吃些高营养的食物进行补益外,大多数情况下,生病后均宜清淡、温和、易消化饮食,且尽量只吃六七分饱,肉、奶、蛋、水果、冷饮、零食、凉、辣、油腻及不好消化的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以不给脾胃增加负担为要。
此时,不要怕“缺营养”。须知,脾胃能消化吸收的,才是“营养”。众所周知,生病后,一般脾胃功能多数都会受影响,如一味地吃一些“营养丰富”之品,不仅不利于脾胃消化吸收转化为“营养”,还容易导致胃肠内形成积食、痰饮、湿热等邪气,从而导致“祸起萧墙”,更不利于疾病的尽快恢复。
此外,比较特殊的,是小儿感冒发烧咳喘时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因小儿的脾胃功能大都发育不够完全,且又在生病期间,脾胃功能更受影响,此时,一定要做到不饿不吃,饿了只吃稀烂大米粥(苔白)或薏米粥(苔黄)、大白菜(首选)或绿叶菜煮豆腐(可少放点油盐),如实在不行,则退而求其次,清淡、温和、易消化饮食,七分饱,且不渴不喝水,渴了喝大米汤、薏米汤、面汤或糖盐水等(具体遵医嘱),喝到不渴即可。
事实上,除诸如感冒及某些特殊疾病外,饮食宜忌方面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就是:特别想吃什么,就可以吃点什么,但应尽可能做到好吃的不多吃,不好吃的也要适当吃。
另须注意的是:所谓的忌口,大部分都是因为病忌而不是药忌,即使不服药,平时也是应当尽量注意的。
等到疾病基本痊愈之后,便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了──但也别刚一好转便开始吃肉或大吃大喝等,以防因为饮食不慎而导致疾病迁延难愈或复发。
十七 起居调摄
起居调摄的问题,也很重要。
对于现代人来讲,起居调摄方面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早睡。
从中医角度讲,充足的睡眠是保证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沛的先决条件。
近年来,由于各种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的普及,导致很多人都养成了晚睡的习惯,这是非常不好的。
如果天天熬夜,即使医师费大力气为患者调阴阳、补气血,疗效也不会好。
具体来讲,四季相应适宜的睡眠时间略有差别。
据《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记载,春夏可适当晚睡早起,秋天宜早睡早起,冬天宜早睡晚起。
但晚睡最晚不宜超过23:00,早起最早不宜早于日出时分。
若大家感觉记不住,则记住一句话便可,即:“太阳睡觉我睡觉,太阳起床我起床”── 顺应天时,便大抵不会出错。
其次需要注意的,就是居处环境。
一般来讲,日常居处应尽量避免寒冷、潮湿、漏风、过热、过燥及污秽之地,而以温暖、干爽、避风、清洁之处为佳,方能避免风、寒、暑、湿、燥、火及秽浊之气的侵袭,从而有利于现有疾病的恢复,且不易引起新的疾病。
第三,应适当运动。
现代人生活中还有一个误区,即普遍“吃得太多,动得太少”。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既可活跃气血,又可帮助气血生长,对在外的筋骨肌肉和在内的五藏六腑皆有益处,同时还能令人心情舒畅,从而帮助人体更好地达到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且持之以恒,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他如感冒服药后需温覆、啜粥、取汗、避风等具体需要注意的起居事宜,则遵医嘱即可。
十八 调整心态
日常调摄除饮食、起居及运动外,最重要的,便是心理状态的调整了。
事实上,某些时候(尤其是成人),心理状态的调整可能比饮食、起居及运动更为重要。
在临床上,疾病是否易愈往往与患者(儿科则主要取决于家属)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讲,越是难治的疾病,患者(或家属)的心理状态越不好,而心理状态越不好,疾病也越不容易痊愈。
具体来讲,心态调整大约有以下五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不宜过度焦虑。
中医认为,多思伤脾,思虑过度,甚至达到焦虑的程度,最易损伤脾胃的功能,脾胃一伤,则气血化生也无源,祛除邪气也无力,自然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此处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儿科疾病来说,作为家长也不宜过度焦虑,一者过度焦虑所形成的气场可能对孩子会有不好的影响,二者过度焦虑也容易影响医生的正常诊疗,甚至可能导致医生不敢或不愿接诊的情况发生,均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
其次,不宜总生气。
总生气易伤肝阴、耗肝血、亢肝阳、动肝气,肝经阴阳气血不和,亦不利于全身疾病的恢复。
第三。不宜过度恐惧。
尤其是大病、重病的患者,若长期生活在恐惧中,则伤肾,肾气一伤,则先天精气便不充足,心神也因之而大乱,甚至可能因此而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导致无论怎么治疗都无法取得疗效的情况发生。
第四,不宜过悲或过喜。
过悲伤肺,过喜伤心,心肺一伤,则气血难以充盈,且气血运行亦出现紊乱,亦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最后,按照王凤仪先生的理论,应尽力避免“怨、恨、恼、怒、烦”等五种不良情绪对人的影响。
王凤仪先生认为:“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五藏无论伤哪一藏,均可能导致人体生病,或生病后难以痊愈。
笔者在临证过程中感到,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且确实的,希望大家重视。
总而言之,无论在生病后还是在日常的养生调摄过程中,均应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心态对身体的影响,而应以心态平和为要,则自然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身心的健康。
十九 关于复诊
常言道:“三分治病七分养。”对于大部分疾病来讲,即使给予准确的治疗,很多时候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有三成,其余七成则需要患者在日常的饮食、起居、运动及心态上进行有效的调摄。
但即便治疗无误、调摄有方,也不代表所有的疾病均可以很快治愈。
事实上,“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大部分疾病,都是需要多次复诊后方能逐渐痊愈的。
大体来讲,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及患者正气较足的疾病需要复诊的次数较少,而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及患者正气较弱的疾病需要复诊的次数则相对较多。
此处有一个问题需要谈谈:
目前大家普遍的共识是:西医治病快,中医治病慢。
其实不一定。
比如,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往往需要终身服药,且大都只能维持,不能治愈,故不可谓之“快”;而中医经过准确的治疗并配合正确的养生调摄后,往往可以将这些疾病临床治愈,是不可谓之“慢”。
事实上,有些疾病,无论找中医还是找西医,治起来都慢;而有些疾病,无论找西医还是找中医,治起来都快,且中医可能治得更快,且更彻底,希望大家了解。
同时,大家也需要了解:人体有其精密性,疾病有其复杂性,医学有其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
有些疾病,或许只能减轻,或带病延年,甚至根本无法治疗。
所以,某些时候,大家切不可对治病抱有过高的期望,不可认为只要找医生,病就可以且应该被治好 。
此外,每一个大夫,都有自己擅长治疗的疾病,也可能有不太擅长治疗的疾病。
笔者的建议是:一般情况下,如果找一个大夫看诊了三次仍没有见效甚至还有加重的话,则建议大家换个大夫治疗为妥。但不建议一见疗效不佳或起效偏慢便频繁地更换大夫,从而导致找任何一个大夫都治不好,甚至因此而不再相信大夫、不再相信中医的情况发生。
总而言之,治病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生病后,除须遵照医嘱配合好日常的饮食、起居、运动及心态调整等外,亦须听从医生的安排,按时复诊,坚持治疗,方能尽可能且快地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二十 愈后注意
最后,谈一谈疾病治愈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谈愈后注意事项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什么是“治愈”。
经常有朋友问我:“某某病中医能根治吗?”
我的回答一般是:“基本上,没有什么病是可以‘根治’的。譬如感冒,这次治好了,谁能保证你一辈子不再感冒?感冒尚且不能‘根治’,还有什么病敢说可以‘根治’呢?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部分疾病只能‘治愈’,不能‘根治’。如果有人说某某病他可以‘根治’,这个人要么是骗子,要么就是神医,而笔者认为,骗子的可能性可能更大。”
书归正传。
大体来讲,疾病痊愈后,首先应尽量避免之前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因,具体情况遵从医生经详细辨证治疗后给出的医嘱即可。
其次,平时应尽量清淡、温和、易消化饮食,且不可过饥、过饱,以防因为饮食调摄不慎而导致疾病复发(食复)。
第三,大病初愈后,也不宜过早地行房或参与重体力劳动等,以防过劳损伤气血而导致疾病发生反复(劳复)。
第四,平时应坚持适当运动,以保证气血的通畅,并帮助气血生长,从而增强体内的正气,方能尽可能避免再次生病。
最后,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并常怀感恩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