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基础概念

文 / 中医学堂
2017-07-06 18:10

一、中医学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

二、中医经典著作

(一)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黄帝内经中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辩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岐伯是我国远古轩辕黄帝时期的重要人物,著名的医学家,后人称他为中华医学鼻祖。黄帝和岐伯是《黄帝内经》的两个主角,他们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诠释了中医学的原理。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二)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是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三)神农本草经

1.明·李时珍所撰药学巨著,包含药物1892种,医方11096个;

2.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

3.丰富的临床实践;

4.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大自然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