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毒药折射中医药监管,兼谈良医的判断标准!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先讲个小故事。
大文豪苏东坡平素喜欢研究医学,熟知很多中药。有一次跟刘贡父等几个铁哥们喝酒,忽然家里有事要提前走,刘贡父就说「幸早里,且从容」。苏轼边起身边回答「奈这事,须当归」。
两个人的问答中,包含着几种水果和中药,且对仗工整,在座好友们无不击节叫好。
此时另一个文人姜至之叫住苏轼说:「子瞻且住,你的名字是一味中药——子苏子」。
苏轼头也不回,推门而出的同时说:「你的名字也是一味中药——半夏」。
众人抚掌大笑。原来半夏这味药单独服用有毒,需要用姜来克制或炮制。苏轼用了「姜至之」的谐音「姜制之」来说半夏,真是妙不可言。
关于半夏之毒,我自己也有过切身体会。由于药材监管,现在的药店里已经不大容易抓到生半夏了。有段时间喜欢玩中药,从网上买了点生半夏,在神农氏精神的鼓舞下,挑了其中最小的一颗尝。心想,经方那么常用,而且这么小的一颗,就算有毒,能毒到什么份儿上?
嚼碎了咽下,然后也就不到10秒钟,感觉扁桃腺全烂了——嗓子喑哑,喉咙肿痛。
赶紧干姜生姜一起往嘴里倒,徐徐咽下。二十分钟后感觉好多了,大约一个小时嗓子才恢复正常。
之后的两天里,总会不时打嗝,但是从膈下到口腔,觉得前所未有的通畅,真挺舒服的——这不就是经方里的小半夏汤(生猛版)嘛!
从此理解了半夏的药性,所谓的降逆,原来是这种感觉啊!
(友情提示:请勿模仿试药)
半夏
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
——《神农本草经》
老师曾经讲过,经方里的半夏,都是生半夏。古人在使用中早就明白如何既利用其药性,同时又用药物的配伍来规避其毒性。由于现在医疗体系下,药材的安全鉴定是孤立进行的,所以,药店里生半夏通常被禁售。取而代之的是诸如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炮制过的半夏。
另如细辛、吴茱萸等被认定有毒性的药材,药店里是可以抓到的,但每张方子里这些药材的份量都是有严格限定的。
但是我们如果因此去诟病这个体系,似乎也有失偏颇。一个体系,覆盖的是整个人群,而不是某个个体。从古到今,好医生都是极为稀缺的。如果一套体系专为好医生量身定做,现实中却大部分由庸医来执行,后果更是灾难性的。
不少人听说过「细辛不过钱」的说法(一钱约三克),并非近代才有,古书中早有记载,说明体系这个东西,古已有之,只不过以前的体系没有今天这样严格的监管、约束而已。
《神农本草经》把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象半夏这类偏性较大的药属于下品药,有一定毒性。如同屠龙刀,行家里手用起来当然得心应手,效验如神;如果俗医使用,说不定未曾去病,就先伤身体了。
又如《神雕侠侣》里的断肠草,对常人而言是毒药,而杨过服用却能解情花之毒。小说虽是杜撰,道理却是一样的。
中医的优势就在于个体性治疗,所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所依赖的,就是医生基于个体不同体质的判断。而体系是个大框架,是群体性的。个体与群体,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中药中除了通过配伍去克制毒性之外,还有类似于「十八反」的情况,就是两种药物本身都没有问题,但相互配伍后产生剧烈的毒性。《神农本草经》中也提到「勿用相恶、相反者」。
电视剧《大宅门》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某人去百草厅抓药,伙计看到方子里有药材应了「十八反」,本来不给抓,后来听说是京城某名医的方子,二话不说,直接就给抓了。
这就是关于体系与个体的极端例子,好医生,就这么牛。
今天,这种场景很难再现了,好医生,也要被体系约束。再好用的经方,因为一些药物的禁用或用量限制,也必须要修正。所以今天的好医生,必须练会这样的本领,即便被某种框架束缚,也要靠自身经验,找到一条近似的路。
其实,何止中药,中医六艺哪个不是这样?同样一个患者,被不同人艾灸,效果判若云泥。
所以,具体到患者的个体,这种矛盾就会不可避免地继续延伸,直到这一点:如果不懂医,得了较为难治的病,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好医生。
那么,到底谁才是好医生?
关于好中医的判断标准,显然不只是学历有多高,临床有多久。尽管这也很重要,但对良医这个层次来说,这些显然不够。
这里给一个我个人的判断标准,仅供大家参考:一个好中医,应该至少符合以下两点:第一,勤读古书;第二,有良好的修身修心习惯。
这是中医自身特点决定的。读古书方面,中医是一门传统学问,发展固然重要,追本溯源实则为更重要的根基;修为方面,中医是高度依赖于医生个人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没有修为,捕捉不到患者的病机,体会不到药性,药到病除的境界是不可想象的。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