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是对还是错?中药注射剂不等于中医

文 / 金华佗中医
2019-05-19 09:02
中药注射剂是对还是错?中药注射剂不等于中医

近日,著名媒体人王志安发表的“开中药注射液缺德论”在微博上掀起一阵狂风暴雨,一时间中药注射剂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而更广义的而言,这实际上是关乎“中医存废”的又一次争论,那么中药注射液的争论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哪些,中医人或者说医学界应当如何应对?今日我们一同解读。

开中药注射液的或许并不是“中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特征,这是几乎所有中医从业者都知晓的常识,而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开具中药注射液的实际并不都是懂得这一基本特征的“中医”,而很可能是按照“西医”开具的。

某种意义上这说明了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药的一定承认,就像中医师也可以开具西药一样,比如一位针灸医师按照指南给一位患有面神经炎的患者开具“泼尼松龙”这种西药,完全符合指南和患者治疗疾病的实际需要,但是,这或许与“西医”开具中药有一定区别,而这种区别恰恰加重了对中药注射液的误用和误解。

辨证论治强调根据证型来选药,比如风寒感冒辛温解表,风热感冒辛凉解表,相应的用凉性或者温性的药物,这是每一个中医都明白的,但是在一部分初学中医的西医这里,可能会遇到一些误解,例如:

中药注射剂是对还是错?中药注射剂不等于中医

权威词条显示——痰热清注射液,清热、化痰、解毒。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症见:发热、咳嗽、咯痰不爽、咽喉肿痛、口渴、舌红、苔黄;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属上述证候者——部分医生或将其理解为现代医学“消炎”的概念,这里就导致了错误的应用。

比如“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咳吐清稀,不得平卧,胸膈满闷如窒,面色苍白或青灰,背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苔白滑,脉浮紧”,这是冷哮的症状,应该用温性的药物治疗,但是由于其有痰,甚至部分情况伴有发热,误用化痰类中药注射液的情况亦会出现,而这是符合现代医学“消炎”的道理的——“痰液”被视为炎症的产物。

而现代医学并没有分“寒热”的证型,仅仅用发热来衡量,而中医的体系中,甚至出现“寒包热”的情况,也会出现体温升高而四肢逆冷的情况,这些或许都在现代医学“炎症”的范畴中,用抗生素治疗均可获得疗效,但如果对“寒性”的“炎症”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忽视了辨证的重要性,以相反的治疗角度应对临床问题,自然无法获得疗效,而最终让中药注射液背锅,岂不是笑话?

综合用药,难以说明中医的真实疗效

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即使是大型三甲中医院,也几乎不存在真正的“纯中医治疗”——完全纯粹使用中医理法方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无论是给面瘫患者针灸的同时使用激素类药物,还是给发热患儿刺血泄热同时用抗生素,我们医生的目的永远是以最合适的方式使得患者获得最佳的疗效,所以“中西医并用”有时成为必然的选择,同时还要兼顾医保支付等等。而中西医并用带来的一个潜在问题是——我们难以说明究竟是哪一种治疗起了主要作用。

中药注射剂是对还是错?中药注射剂不等于中医

就拿这里的清开灵来说,使用失败的个例攻击中医显然不可取,但是也的确很难说明,在某一病人具体的治疗过程中,“清开灵”们究竟起了多大的疗效?有的病人用抗生素+清开灵治好了,但是没用清开灵单用抗生素说不定也能治好,的确给一些“中医黑”留下了“想象空间”,而这进一步导向一个问题——如何建立和培养适合中医的疗效评估体系和反馈机制?

现代年轻中医已经“西化”?

建立和培养适合中医的疗效评估体系和反馈机制是中医临床工作的一大难点,因为现行的医疗法规及医学指南大都是现代医学尤其是西医主导的,《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为中医药事业带来了巨大发展契机,但是之前积累的研究“惯性”和路径依赖,不得不对建立符合中医特征的评估体系带来阻力,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中医, 所受的医学教育极大一部分是现代医学的内容,《伤寒论》《内经》沦为“选修”“选读”,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中医不自信”和“中医西化”的表现。

中药注射剂是对还是错?中药注射剂不等于中医

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而言中医“西化”是不可避免,并且需要被中医自身接纳的现实,青蒿素便是一个例子,以现代科技方法获得对中医疗效的确切证据,并且以循证医学的方法主动建立现代中医的标准,或许才是当务之急。在这一方面,美国SPARC研究计划,使用神经电刺激手段,将传统针灸中合理的部分取出,制成了成功的产品并获得FDA认证,使用现代技术革新中医,将中医定量化、标准化,而非将中医固化和局限为“古籍经验”,当是现代中医人的责任,与其唇枪舌战辩论,不如脚踏实地,将中医的疗效获得更多的临床实证,方能真正融入主流医学,以及借助一带一路,传播向更多的国家。

中药注射剂是对还是错?中药注射剂不等于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