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间中医 振兴中国医学事业
求医看病就像衣、食、住、行一样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而医病似乎更为重要。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吃穿住行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可在医药方面却还难尽人意。当今看病难、医药贵的现象一直困惑着人民群众以及改革施政者。药害、药毒、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有的人开始向往民间中医和绿色医疗,寻找民间真正的纯中医给自己看病。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呼吁大家一起为振兴民间中医,以促进中医药的长足发展,为解决医药贵,看病难献计策。中国目前的医疗体系可分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阿虎医考要谈的是民间中医,或者说是“传统中医”、“纯中医”。下面就目前中国中医及民间中医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与发展的建议谈谈:一、 中医及民间中医现状归纳起来,中国目前的中医现状有三种:1、国家中医院国家中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人民健康,由国家财政拨款,以省市县级为单位设立了全科中医院,国家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改为中医科学院。八十年代之前,这些医院的医师大多来自祖传和师承,没有职称和学历;八十年代后,这些老中医相继退休,很多已经过世,如今健在的八十岁以上的有名的老中医,全国也只有几十人,能在岗继续发挥余热的寥寥无几。继之在中医院执业的医师们全都是来自高等学府、中医大学,有学历的中医药师。这些刚毕业的医师有的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的不肯钻研,虽按时上下班,但对病人敷衍了事,缺少责任心;有的为了追求高效益,开大方,用贵药,一方几十味,一剂近百元,一吃好几个月,更有甚者三年五年,没完没了的吃,病治不好也治不坏;还有一些人,知识渊博,虽有技术,但由于国家行政及法律对中药及方法的限制,免惹是非,“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在这些医院看病,有的病人是为了能报销而节省开支,也就只能认了;有的人认为是大医院,医疗水平高,抱着希望与信任的态度治疗 。另外,还有一些疑难重症病人,为了保命求生,也只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自费去别处求医治病了。2、民办中医院民办中医院是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有技术、有特长、有实力或退休的中医师开办发展的自己的中医院。这些中医院一般都是以专病专科为主,也就是人们说的“一招鲜,吃遍天”。他们以某一种病为治疗主要对象,虽有效果,但价位过高。来此看病,实属无耐。3、民间中医我所说的民间中医是散落在民间非正式中医(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也没有资格报考)或对中医药学极为爱好者。这些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或是祖传或是自研,在某些方面确有特殊的技术,但得不到国家政策支持。他们没有执照,不敢无证行医,但还是有千里百里源源不断的病人上门求医。这些民间中医技术,一是疗效快,二是便宜。几元、几十元甚至有些病不用花钱给个单方也就治好了。有些大医院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病人,在他们那里却能获得新生,这就是民间中医。中医起源于民间,民间中医是中医的根。可近年来,民间中医却像一个孤儿,得不到支持,在民间躲躲闪闪,到处飘泊,不敢光明正大的给人看病,没有立足之地,还时常因“非法行医”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限制。于是他们中条件好有路子的人,就带着技术到外地或国外发展了。还有很多民间中医虽满腔热情,又有技术,但由于没有各方支持也就放弃了行医。为此, 民间医药秘方及民间医学技术流失非常严重。民间中医在风雨中求生存,冷暖自知,举步维艰,更别提继承与发展了。 中医药学是祖国五千年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金、元之后的七八百年间中医中药并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原有的中医中药绝技渐渐失传。特别是清末民初,国家经济落后,国际地位不高,中国的文明文化不但没有得到发扬,反而受到诋毁,神圣的中医中药事业也就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对中医中药的关怀和扶持,中医中药也曾一度得到了新生。可近几年,由于受西方医学的影响,中医院校建校模式、中医教学内容、中医药师考试、中医药科研审批等也大都掺有西医了,培养出来的中医大学生的理论也都是中西医结合了。综上所述,文章难免有错误之处,请广大读者给予谅解;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批评指正;欢迎大家把你看到、听到、想到的医疗故事以及治病经历和治疗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共享;欢迎广大的民间中医药学爱好者及持有一技之长却得不到资格证的可关注阿虎医考,帮你顺利通过考试,相信大家都能支持民间医药的开发利用;更欢迎网友、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能替民间中医主持公道,为振兴民间中医,为解决当今“看病难,医药贵”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