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体内有湿气?老中医:4个异常痕迹显而易见

文 / 有料健康驿站
2019-05-09 23:14

每年春夏交替的季节,有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往往胃口不好,身体疲惫,精力不足。大多数人感觉自己身体会越来越热,其实“热”不是主要原因。相反,“湿”才是罪魁祸首。

中医认为,“潮湿”是“湿邪”,天气炎热潮湿,湿邪最容易侵入体内,脾胃干燥潮湿,且水分过重,可能导致脾胃不能正常工作,人开始出现消化功能障碍,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四肢疲乏,困倦等情况。

如何自我判断身体有无湿气

首先,上厕所时,观察一下排便情况。正常的大便呈黄色香蕉形。当身体潮湿时,大便颜色可能为蓝色或棕色,容易粘在马桶上,需要多次才能冲掉。

另外,你也可以观察卫生纸使用情况。平时正常的大便一两片纸巾就足够了,如果不反复擦拭不会清洁,这意味着身体有湿气。

第三点,如果你每天早上起床,总感到不舒服懒惰困倦,小腿肌肉酸痛,并伴有胸闷,记忆力减退,关节活动不利,下肢水肿等,那么就说明你体内有湿气。

第四点,刷牙时可以看一下舌头中医认为“舌头是心脏和脾脏的外部体现”,舌头反映身体健康程度。正常情况下,健康的舌头是红色和湿润的,没有苔藓。如果舌头白色且厚,滑,湿,这意味着身体“受冷”;舌头粗糙或粗壮,黄色和油腻,表明身体炎热潮湿;湿气重。

第五点,注意一下食欲吃饭的时候,不觉得饿也没有胃口,或者是吃了一点食物就出现肚子肿胀,变得不舒服。吃东西的时候感到恶心或口中有难闻的气味等。这些都反馈你体内存在“脾胃失调,湿气重”的情况。

如何祛湿?日常生活中,除了要避开潮湿的环境,少在阴冷的地方停留外,不妨选择食用葱、姜、蒜这三种调味料调理,它们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可有效将体内湿气逼散出来,全身出汗后,身体的“湿态”症状减轻,做菜的时候多放葱姜,亦对排湿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