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焦的“气化”和“相火”系统!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05-07 15:31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导读:三焦的实质与内涵历来为各大医家所讨论与创新。凌耀星先生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了“三焦的两个系统”之见解,颇有创见,全文题录、节录选摘如下 。

关于三焦问题,自古以来一直存在“有形”与“无形”之争。

多数医家从解剖学的角度去寻找它的实质脏器,于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应该说,藏象学说虽有解剖知识作为客观基础,但主要来源于医疗实践。

三焦是前人从整体出发,通过对活体的生理活动、病理表现、治疗效应等长期观察而认识的规律性现象。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单位,或者是几个内脏的功能综合。

因此,纠缠在解剖学上的争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近年来,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者们,提出了肺脾肾主三焦气化、司津液代谢的说法,这是一大进步。

但仅仅这些,尚不足以概括三焦的全部功能。

如三焦主相火,三焦与心、肝等脏的关系等,都没有体现出来,而在文献中及临床上却有不少有关资料。

今天我就气化与相火两个系统和大家进行讨论,其中重点谈谈三焦的相火系统,以期充实三焦学说的内容。

1. 多火热、有余、亢奋等阳性的病理反应

如临床常见心火上炎、肝阳上亢、肝火上扰、相火偏盛等而出现的种种火热证候。甚至阳气衰竭时,亦可见龙火浮越的假热现象。

2. 多阴虚血虚

火热之有余,往往由于阴血之不足。

心肝肾均可有阴虚,而以肾阴虚尤为多见,心肝阴虚日久,必致肾阴亏损。

肾阴虚,水不涵木则肝阳亢,水不济火则心火炎。阴虚与火热又互为因果。

心肝火旺及相火亢盛则煎熬真阴,常导致阴血的进一步耗损。

3. 多精神症状

临床所见精神情志异常大多与心肝肾有关。

如烦躁不安,失眠怔忡,精神失常,神识昏迷等,多责之于心;易怒善惊,头痛眩晕,抽掣强急,抽搐动风等,多责之于肝;耳聋耳鸣,遗精阳痿,健忘,智力差等,多责之于肾。

对精神神经症状有效药物如朱砂、羚羊角、牛黄、石菖蒲、酸枣仁、琥珀等大多入心肝二经。

脑发育不全,老年性精神病等用补肾药有一定疗效。

以上火热、阴虚与精神症状三者互有联系。

如“凡狂病多因于火”,而火又常生于郁怒不伸,“此或以谋虑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过,木火合邪”。

临床所见如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甲亢、神经衰弱、糖尿病等,大多既有心肝肾阴虚,又有君相火偏亢,同时,多见精神情志异常的证候。

03

三焦的两个系统的特殊联系和病理特点

前面所述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系统与以心肝肾为中心的三焦相火系统,两个系统各有其特殊联系和病理特点(见示意图):

04

三焦功能的整体性

人是一个整体,因此,除三焦两个系统的特殊联系外,尚有五脏之间的其他关系。

如木火刑金,心肝火旺可以伤肺阴;木来克土,肝气横逆常能侮脾等。

一般较多情况是左侧侮伤右侧,这也可能反映了心肝为牡脏,肺脾牝脏的一个方面。

人既是整体,两个系统都本在肾,肾又是阴阳水火之脏,水火阴阳之间有互根互用、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关系,如此关系也必然会表现在左右两侧脏腑的病理关系方面。

如慢性支气管炎症状表现主要在肺,见咳、喘、痰等。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呼吸之根在肾,肾不纳气则喘,病变均见于右侧。

但病情发展到肺心,呼吸衰竭时,可出现心悸、头痛、烦躁、言语障碍、抽搐震颤、甚至昏迷嗜睡等左侧的心肝肾症状,这意味着病情的严重。

又如慢性肾炎,一般多见水肿、面色晄白、神疲、便清等右侧脾肾阳虚气虚的症状。

但到后期肾衰竭,氮质血症时,往往可见舌上脱液,唇白额红、龈肿出血、口腔溃疡、头痛头晕、失眠烦躁、遗精、血压上升甚至神昏抽搐惊厥等左侧心肝肾阴虚火旺的症状,也意味着病情的进展。

反之,如高血压病,一般多因左侧肾水不足,肝阳偏亢或心肝火旺而表现为升火易怒、头痛眩晕、脉弦等。

但如果病情发展到后期,也可见夜尿多、水肿、喘逆等右侧肺脾肾的症状,同样提示了病情的加剧。

由此可见,左右两个系统在疾病过程中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但大多出现在慢性病的后期,这主要因为三焦两个系统都根源于肾,久病入肾,肾兼阴阳水火,司一身阴阳之柄,为消长之枢纽的缘故。

三焦学说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它是医疗实践中活体观察的经验总结。

尽管气化与相火在解剖刀下都找不到,但是,它所揭示的内容是经过长期反复验证的,三焦的两个系统是客观存在的,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值得进一步研究。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macskf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