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莫须有”害了中药!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近年来,中药有毒的说法一直在广为流传。一些组方中含有个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经常被推到风口浪尖,一些媒体和网站从中推波助澜,不只是质疑中药毒性,而且进一步推论“有毒的中草药千万别乱吃”,以“莫须有”的罪名抹黑整个中药行业。
何为毒?中西医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中医学的毒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偏性,偏性小的有小毒,偏性大的有大毒。西医学的毒指的是含有重金属离子。中医有毒的说法是按照西医学标准来认识中药的,比如砒霜,按照西医的说法,它含有重金属离子——砷,而按照中医的说法,它是治疗某些功能亢进证的良药。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认识上巨大的差别,原因就在于中西医对病因的认识不同。西医来源于精密仪器的观察,结果只发现疾病往往和细胞病变有着对应关系,于是就相当然地认为细胞病变就是疾病的原因,看看西医治病的方法就知道了,它的靶子就是病变细胞,用外力杀死病变细胞就是西医的全部。中医的病因有两大类,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亢进,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低下,它们偏离平衡达到一定程度都会产生病变,但治法是完全相反的,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中医就抑制血液对它的供应,缺乏了营养,亢进就没有了动力,这就是中医上的祛邪法;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中医就增加血液对它的供应,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其功能自然增强,这就是中医上的扶正法。
一比较就知道,西医治病靠的是外力,如手术、射线、药物来杀死病变细胞。而中医治病靠的是整体的力量,各种治病方法都不过是恢复整体管理的一种手段,只要恢复了整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最重要手段,它不象西药那样是来杀死病变细胞的,而是来疏堵塞经络的,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局部细胞的营养就是通过它从血管获得营养的,获得的营养多了,细胞就会功能亢进,获得的营养少了,它就会功能低下。中药就是瞄着经络这个靶子来治病的,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就需要用水合离子大的药物来堵塞它的营养通道,重金属离子的特点就是带电性强,它可以吸引大量水分子在它周围的有序排列,形成一个大水包,从而起到堵塞经络的作用,如砒霜治癌就是利用它的这个性质,掐断癌细胞的营养通道,从而来降伏癌细胞的。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就需要用水合离子小的药物来疏通它的营养通道,使下游的细胞得到更多的营养,营养多了,其功能自然就增强。
一比较就知道,西药的靶子是病变细胞,而中药的靶子是细胞的营养通道——经络。靶子都不一样,药理能一样吗?看看药物就知道了,西药往往是化学小分子,它可以直接进入细胞膜,对病变细胞进行杀伤。不过,病变细胞是深藏在正常细胞之中的,要杀死它们,往往需要杀死或致残一大片正常细胞才能够做到,副作用极大。而中药往往是生物大分子,它很难进入细胞膜,抑制病变细胞靠的是掐断营养通道,更重要的是,水分子还是可以自由通过的,细胞只是被饿的没有力量,要恢复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很多人总说中医的以毒攻毒方法是无毒疗法。
西药的副作用巨大,而中医副作用极小,如果这种观念持续下去,中医药将雄起,西药将不断萎缩。为了能够让西药长期霸占世界和中国市场,就需要拼命夸大中药的副作用,鱼目混珠,以求乱中取胜。因此,夸大中药的副作用是西方世界的阴谋,可惜的是我们中国一些人,崇洋媚外,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成为了西方世界残害中国的帮凶。
对中药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医从一开始就称中药为毒药,强调大毒治大病,小毒治小病,无毒不治病。或者说,组织偏性大的,就要用对应偏性大的药物来平衡它;组织偏性小的,就要用对应偏性小的药物来平衡它。中医治病的过程就是一个利大于弊的过程,因为任何药物都是偏性,它虽然能够平衡身体大的不平衡(此时为良药),但同时也会给人体带来小的不平衡(此时为毒药)。馒头通常认为没毒,但吃多了也会生病,此时它就是毒药。常吃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糖也没毒,但吃多了会得富贵病,如三高,此时它们也是毒药。显然,中医学认为,不管什么东西,对人都有利有弊,能够恢复人的平衡,那就是良药,加剧了身体的不平衡,那就是毒药。
食物没“毒”,但它都有寒热温凉偏性,虽然偏性较小,但吃多了累积效应就和吃中药一样,因此,食物会致病,也会治病。关键在于要因人而宜,如果你是寒性体质,就多吃些热性食物,此时就是良药,如果你是热性体质,就多吃些寒性食物,此时就是良药。反过来,如果你是寒性体质,还常吃寒性食物,它加剧了你的体质偏性,此时就是毒药,如果你是热性体质,还常吃热性食物,它加剧了你的体质偏性,此时就是毒药。
为什么中医要讲辩证?就是因为人的体质偏性各不相同,治病要因人而宜,而西医呢?却把所有人当成是一样的机器,以为修理这台机器和那台机器的方法一样,搞什么双盲实验。体质偏性都不一样,用同样的药物得到的结果能一样吗?
比如,补肾阴的良药六味地黄丸和补肾阳的良药金匮肾气丸,如果用错了地方,它们往往就会变成毒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懂自己的体质偏性,明明是肾阳虚,却吃六味地黄丸,明明是肾阴虚,却吃金匮肾气丸,此时,它们就不再是良药,而是毒药了。而西医呢?按照双盲实验,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对一部分人都有副作用,此时它们都成了毒药了。
中医治病的过程就是一个以偏纠偏的过程,如果体质偏性较大,非大毒药才能够立竿见影,如大寒体质,就需要用大毒的药物——附子,甚至是大剂量的附子,有的中医用附子达到了二、三百克,却能够让病人起死回生。此时,大毒就是大良药。反过来,如果是大热体质,同样需要用大毒的药物,含有重属离子的中药往往就是这样一类药物,此时它们也会变成大良药。
作为中国人,一定要有文化自信,不要听风就是雨,要相信我们的中医药是世界上最好的治病方法,它不仅治标,而且治本。只要是对症,再难的疾病也能够立竿见影。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已经失去了文化自信,盲目相信西医、西药,听信西方人对中医药的污蔑,结果让中医药在中国的发展雪上加霜。
作为中医药的研究人员,应该以最快的时间证明中药药理,让世界人都明白,中药是讲辩证的,一知半解,不懂辩证去用中药,产生的毒副作用不是中药的问题,而是人的无知。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wyeymc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