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所长挖坟刨穴在劫难逃,老中医祖传的医术却不能起死回生

文 / 老松话画
2019-04-25 10:02

小说:所长挖坟刨穴在劫难逃,老中医祖传的医术却不能起死回生

父亲瞪大了双眼,听得好像入了迷。

老陈又一阵吞云吐雾,再加上好几声剧烈的咳嗽,我父亲被呛得“醒”了过来,接着又问:“后来呢?”

“哼,后来李响水就死了……”

那天,蛇王、蛇后和两个大老鼠跑了以后,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咬一口的李响水身上。

这时李响水已经浑身僵硬地躺在地上,两眼发直,上牙咬着下嘴唇,就快咬出血来一样。两手死死地握着拳,并在两个大腿的外侧。

再看被咬的小腿肚,四个紫黑色的小孔,慢慢渗出紫黑色的血,整个右小腿已发青紫色。

吴有德见此情况不妙,大喊道:“张少怀,徐二虎,还有兵子,你们几个快来把李所长送到老石大夫那儿去!”

张少怀下意识地摸着前段时间被吴有德打过的左脸,慢吞吞地来到李响水的近前,和徐二虎、兵子一起像拖死狗一样把李响水架起来,轮换背着向老石大夫家走去。

后面吴有德吩咐兄弟吴有才先把那袋子“宝贝”运回家中,再摸黑去乡政府通知乡里干部今天发生的事。他自己也随后向老石大夫家走去。

这个老石大夫名叫石常丰,已经70多岁,是16代祖传的中医,在当地名气很大,经常有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病人前来求医。所以,当地人多数直呼“神医”。

他的祖上有个叫石寅的人,曾经是明朝宫廷御医,据说当年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为了把元政权的残余势力彻底消灭,曾多次出塞北征。

把元朝势力全部剿灭的目标尚未实现,却因为北方大漠风寒雪冷,时间一长朱棣就得了非常严重的风湿病,经常肢体痛胀难忍。找了很多医生治疗,均未见疗效。

后来有人向朱棣推荐了当时还没有名气的御医石寅,石寅医术高明,用了几副药,竟真把朱棣的风湿给治好了。朱棣龙颜大悦,重赏了石寅。

但石寅也向朱棣说了实话,风湿病历来顽固,极难治愈,这次虽然好了,但是病根还是有的,一但遇到合适的条件,还要复发,而且更加严重。

到了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灭元心切,不听石寅的苦苦相劝,又要御驾亲自北征,最终死在回京的路上。

由于石常丰天资聪慧,天赋异禀,石家的高超医术传到了老石大夫这辈,非但没有没落下去,反而被老石大夫发扬光大。

老石大夫年轻的时候就把祖传的中医医术全盘继承,又远赴西南苗疆、西北新疆、东北长白山等地,遍访各地名医,真可谓博采众家之长。

后来回到家乡,又自学西医,真正做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中国古代的中医和巫术是密不可分的,不知是祖上传下来的还是跟什么高人学的,石常丰是非常懂巫术的。

但懂归懂,他从来不给人看这些“不科学”的病。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是会得罪当地专业的巫师,二是看这些病能直接影响自己的运势,情况严重还能减少寿命。

话说吴有德一路急奔赶上张少怀几个人,一起好不容易把李响水所长运到老石大夫的家,这时天色已黑,老石大夫家的院子里已经点起了明亮的电灯。

刚进院门,几个人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草药香味,立马觉得神清气爽,可是背上的李响水所长,再也闻不到这香味了。

吴有德等人一边把李所长放在院子里的长条椅上,一边喊:“老石大夫,快来救命呀!”

石常丰闻声迈着快速而稳健的步伐走出屋门来到院中。

“完了,人没了。”借着明亮的灯光,老石大夫洪亮的声音几个人听得真真切切。

吴有德这才把目光投向长椅上的李响水:全身僵直,脖子扭着,两眼瞪得好像鸡蛋一样,上牙把下嘴唇咬破了,血流得前胸一片红;最可怖的是被“鸭子”咬过的右腿,肿得像水桶一样,整个身体简直是大变形了。

张少怀吓得一吐舌头,那表情好像是在说:早知道死了,谁敢背着跑这么远啊。

说着石常丰走到了李响水尸体的近前,掀起右腿一眼看到残留着黑血块的四个紫黑色小孔,顿时全身一阵,差点平地蹦起,接着脸色大变。

马上老石刻意把自己的激动掩饰起来。故作平静地问吴有德:“这是怎么回事,被什么咬了?”

吴有德就把下午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听完老石问道:“那两只像鸭子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样的,还能记得吗?”

“猛一看像鸭子,但是体形有两只鸭子那么大。也没鸭子那样的长脖子,没有腿,浑身麻歪歪的鳞片,头有点像蛇头。”吴有德把大致的形象描绘出来。

听了吴有德的讲述,老石大夫喃喃道:“你的命大。遇到这个东西,肯定要出人命的,你应该回家放一挂大炮,庆幸被咬的不是你,不然现在躺在椅子上的就是你!”

“唉!伟大领袖毛主席叫我们不要相信迷信,可是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天定的,难道李所长命该如此,难道果真是在劫难逃?”

身材魁梧的老石大夫,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猛地加大音量,脸突然仰望天空,面部表情十分复杂,似哭非哭,似笑非笑……

此时站在灯光下的吴有德、张少怀等人一脸茫然的望着石常丰,也不知道这个被大家称为“神医”的老石大夫,怎么会有如此感叹?

特别是 “在劫难逃”这几个字,说的时候语气特别重,犹如刻在几个的脑海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