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中药煎服有讲究,弄错方法好药也会没疗效
说到煎煮中药,很多人会说煮中药嘛,放水煮开一会喝就是,那有那么多讲究?其实不然。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疑难杂病门诊主任徐国峰指出,中药煎服讲究多,掌握其中的要点,药效增加治疗效果好,若是马虎对待则可能令药效减半,疗效大打折扣,近日在广东省中医院举办的大讲堂活动上,专家专门提醒市民中药煎服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煎药容器选择要正确
瓦罐、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铜器,以防止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
瓦罐、砂锅是传统的煎服器皿
2、 煎药前不需洗中药
医院药房的中药材在制成饮片前经过了一系列炮制,包括去杂质、晒干等一系列程序,卫生条件已经达标了,不必再用水洗。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成分,水洗会让这些有效成分部分溶于水而流失。中药有些药材是粉末状的,有些药材在配药时要研碎,如果先用水洗一遍,必然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损失,影响疗效。
注意: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都易溶于水,若用水洗,会导致部分辅料流失,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煎药加水量的多少受饮片的重量、质地等影响,一般以高出药面2cm为宜。为了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在煎药前先用清水(即无杂质的井水、自来水),将药材浸泡20~ 30 分钟,使药材组织内部充分吸收水分,细胞壁膨胀软化,药物的有效成分容易渗透到水分中。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否则药材里的蛋白质遇热很快就会凝固,引起细胞壁硬化,在外层形成紧密的胞膜,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注意:煎药时不能在中间数次加水,也不能把药煎干(糊)了再加水重煎,煎糊的药物成分遭到了破坏,疗效也因此降低。另外有些药物煎糊以后,产生了其他功效,如荆芥是解表药,煎糊以后变成了荆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产生了止血效能。
4、掌握煎药火候
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20-30分钟左右。
提醒:
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宜武火急煎,时间宜短,15-20分钟即可。
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可煎40-60分钟。
5、注意特殊煎法
冲服药:某些贵重或芳香类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应研为细末,调入煎好的药汁或开水中冲服,如牛黄、麝香等。此外,散剂、药物的粉末和鲜品的自然汁也需要冲服,如沉香粉、三七粉、生藕汁等。
包煎药:有些药物对咽喉有刺激性,或者易粘锅,如辛夷、车前子、旋覆花等,宜用纱布袋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煎。
另煎药:有些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以另煎,如人参、羚羊角。
后下药:有些药物煮久易挥发其有效成份,需在中药将要煎好时加入后下药,煎煮约5分钟即可,比如砂仁和木香。
砂仁和木香不宜久煮,应后下
6、服药时间有讲究
不少人感觉中药难喝,又或者感觉服药后效果似乎不理想,这除了有的药本身味苦之外,还可能和服药没有选对时间有关。
病位不同:病在上焦,如外感、头面部疾患,宜饭后一小时服;病在下焦,如虚劳、腰腿部疾患,宜饭前一小时服;急重病不拘时服;慢性病定时服。
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安神药宜睡前服。
给我好看的人
越来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