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医院校学渣的自白
本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中医院校的学渣,在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到学渣的所做所想。在这个世界上,循规蹈矩的终归是多数,敢破敢立敢于反抗的少数,往往才有着背负世界前行的动力和希望。
学渣是怎样炼成的
本人中医药大学研究僧一枚,
在校成绩,班级两页的成绩单就从来没杀进过第一页,
在校荣誉,什么优秀学生就从来跟我无缘,
在校奖学金、助学金,交了这么多年的学费,从来没见到过回头钱。
上课期间,
西医课程一概,不去,
中医课程,不喜欢的,不去,
英语、马克思,不去。
xxx xxx不去。
xxx不去。
可能看到这里,大部分人都已经对这个学生下结论了:懒惰、违纪、不思进取。
也许放到其他任何专业的背景下来评论,我都无话可说。
但是,我所处的是中医专业的中医院校。
悲凉的现状
中医院校所处的现状,若非身临其境,则不能感受。
你以为这里能学到真正的中医,你以为按照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三板斧就能治病,你以为你的同学跟老师都跟你一样热爱中医。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至少我刚进校园的时候是这么以为的,现在回想起来,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我曾经亲耳听着自己学校的老师(并非个别),授课时对中医无休止的谩骂、诋毁,谈及西医疗效时眉飞色舞,谈及中医疗效时黯淡无光;
还看到自己的同学,生病时想到的首先是西药,大学期间从未尝过自己开的中药;
还看到,实验、论文是晋职称的敲门砖,可以不懂中医,但是必须要懂小白鼠;
还有,最令人称奇的是,就像电视剧可以插广告一样,中医院的病房里竟然可以开中药,真的是感激中医院只是把中医赶到了角落而已,并没有用扫帚扫到垃圾堆。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轻易的去评价那么一种行为,似乎还为时过早。
别人背着书包去教室的时候,我也背着书包出去,只不过我去了图书馆。别人下课回宿舍开始娱乐活动的时候,我去了教室。我是一个懒癌晚期的患者,脱下来的衣服可以攒一个月不洗,我并没有很用功,并没有像很多学霸起早贪黑一样的学习,我也很贪玩,我只是把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学西医的时间、做实验的时间,匀过来一部分学习我想要的中医而已。
实践篇
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中医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记得高中时的困扰我的鼻炎,西药久服不愈,中医数剂即愈,对中医的印象分很高,打心里喜欢。
但是学习中医的过程是坎坷的,刚入学的时候完全找不到方向。先跟着教材上的学,然而教材上的知识用跟临床上的病症却对不起来,换句话说,现实中的疾病完全不按照教材说的长。
学习之余,不离实践。整个大学生涯,用过两个电锅,一个酒精锅,偶尔用来煮面条、下火锅,大部分是用来熬药。相信如果校领导看到这篇文章,肯定会想当时为什么没把我这个不安全用电的典型揪出来再取消各种评优资格,虽然这对我这种学渣并没有什么影响。
我还记得刚开始学中医的几年里,我对自己感冒发烧的治疗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发热,恶寒,身体僵紧,呦,这不是麻黄汤证吗,太典型了,欣喜不已,赶紧去用用试试。不对,等等,中药课上老师怎么说来着,麻黄乃虎狼之药,发汗力量强悍,我的妈呀,我用上会不会大汗亡阳啊,算了算了,把我方剂课本拿来,风寒感冒剂,好,就你了,九味羌活汤。
跑到药店抓药,熬药,喝上,不出汗,多喝热水,还是不出汗,在宿舍小跑两圈,捂上被子,终于身上微微湿润了一些,然而于事无补,症状并无改善。晚上又烧了起来,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我忍不住找舍友要了片扑热息痛,吃下就退烧了,这次轰轰烈烈的打击感冒发热的运动彻底宣告失败。并且,还在我洋洋自得的得病便自服中药治疗的大学生涯中加上了唯一一次的使用西药治疗的黑点。
从那以后,我意识到,小小的感冒发烧,绝不易治,病虽轻浅,但仍需要准确的辨证才能取效。
下次的感冒终于来了,仍然是熟悉的发热、恶寒,熟悉的身体僵紧。还犹豫什么,去吧,麻黄君。麻黄20克,桂枝15克,杏仁10克,甘草6克,原方,抓药,泡药,煮药,先喝一半,出汗不明显,来,喝完一杯还有另一杯,剩下的一半也喝下,覆被,汗出,热退,身凉,原来这么简单。麻黄用到了20克,我也不心慌,不失眠,我也没有大汗亡阳,一命呜呼,那些吓人的副作用,我都没有。
小马过河
讲到这里,我想起来小学学的小马过河的故事。
我们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是小马,
小松鼠说,这个麻黄了不得,10克就能让人出好多汗,很恐怖。
牛伯伯说,放心吧,20克我都没感觉。
小马不知道听谁的,哭着回家问妈妈,听谁的呢?像我这种不服驯养的马,我去问谁呢?故事里的小马哭过,学中医的小郎中也哭过,那种失望、迷茫、冷眼、嘲笑,都经历过,所幸,自己坚持了下来。
药方,不自己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如果你要给病人开中药,你自己都从来没吃过,那又怎么能医得好病呢?
学习的初级阶段,你不给自己开药尝试又去给谁开呢?
谁又会让你开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创建此号的初衷
取名“伤寒论坛”,乃是继承《伤寒论》经典的精神。儒家有《论语》,道家有《道德经》,中医有《黄帝内经》、《伤寒论》。经典才是中医的根基,愿在经典的路上坚持下去,虽然现在水平尚显稚嫩,但是只要坚持的方向对了,加以时日,必有所成。
创建这个公众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学习中医以来,我发现好多错误的观念与行为都与传统中医的思维不相符,这些错误的观念在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大众的健康。我想去尽自己的力量去纠正,让中医的理念,真正的深入人心,造福于大众。我不是什么中医大咖,也不是医院里的主任,我只是一个怀有一腔热血的中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医兴亡,又岂止是那些中医大师们的事,更何况,这是一个大师无限贬值的时代。医学生,同样可以承担起这个责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