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肾毒性
作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冠华
随着中医药日益受到重视,并且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近年来“中药肾毒性”,“中药性肾病”等有关服用中草药后引起肾损害的报道屡见不鲜,对中医药信誉、中药安全性评价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那么什么是肾毒性?什么是中药肾毒性?我们如何看待中药肾毒性?下面我们来详细谈谈。
何为药物性肾损害?
药物性肾损害是指肾脏对治疗剂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因药物过量或不合理应用而出现的毒性反应。
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日趋增多,主要表现为肾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约20%-34%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与应用肾毒性药物有关,由于目前因药种类繁多,加之药物滥用问题严重,药物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日益增多。据国外报道,在住院病人中约2%-5%发生药源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监护室病人中甚至可高达15%。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更高。
什么是中药肾毒性?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但长久以来“中药副作用少”的认知使人们对中药肾毒性缺乏足够重视。其实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定的利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和应用它们。一般中药即使是一些药性剧烈或有毒的中药如严格按照剂量、给药方法和配伍禁忌合理使用也不会引起意外的药物不良事件。
如果用的不合理,“良药”也就变成了“毒药”,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对肾功能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引发肾衰竭,导致有些患者对中药很是忌惮,唯避之而不及。所以,我们绝不能将使用的过错完全归咎于中药本身并由此而对其一概否定。
常见的会引起肾毒性的药物有哪些?
经过对中药肾毒性的研究,发现将近有50多种中药对肾脏会造成损害,细分又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的中药。
其中以植物类的肾毒性中药最为典型,也是比较常见,用的最多的。植物类肾毒性中药包括: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士贝母、马兜铃、士荆芥、巴豆、芦荟、大枫子、山慈菇、洋金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钩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蜡梅根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药的肾毒性?
1.对中药要有正确的认识。对中药的毒副作用,要正视,但也不能夸大,“中药无毒副作用”和“有毒中药不能用”这两种提法都是不科学的。
2.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不能盲目的滥用药物,偏听偏信,乱服用一些所谓的“偏方”。
3.对曾经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需保留记录,下次就诊时要及时告知医师,以免再次发生。
来源:上海药讯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