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90%是吃出来的!饮食3守则养好脾不生湿
「正常身体里不该有湿,会利用掉或是排泄掉」,中医专家说:「脾主运化,湿气代谢跟脾最有关系。」《万病从根治》也比喻:脾胃功能不良,就像运送新鲜蔬果水分的卡车遭遇交通阻塞,只能腐坏、变成死水,成为无法利用代谢掉的病理产物,被身体储存起来。
脾胃功能失常,多半是饮食失调、吃了不该吃的食物。当体内累积太多代谢不掉的湿气,也会和脾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中医说脾脏「喜燥恶湿」,在湿气重的环境里面,脾脏无法好好工作,使得体内湿气累积得更快更多,脾胃功能又更虚弱。
不伤脾更要养好脾!3守则强脾健胃
想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不仅要努力排湿,更要改变饮食习惯好好「健脾」,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源减少湿气产生。否则红豆水喝得再多,体湿依然不会改善。
「想要养好脾,第一个三餐要定时,第二个不要吃烧烤炸辣、重口味、不要喝冰饮、糖分太高的东西,重点是好好吃东西、慎选食物,对现代人来说很重要」,陈晓萱提醒:「脾喜欢清淡的,吃太重口味的话,伤脾、代谢就会变差。」
守则1:大饱伤脾,饮食节制养好脾
中医有「五劳七伤」之说,讲的是各种行为对身心健康的损害,其中就有「大饱伤脾」一语。孔繁祥中医师也在著作中建议,「饮食有节」对养脾胃有好处,最好可以「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饱到什么程度?七分饱就可以了。
守则2:「肉生痰」,多蔬果更健康
现代人外食的机会多,有人甚至只嗑一份炸鸡排就当作一餐。不仅从营养学来看,饮食并不均衡,中医也认为吃太多肉会引发湿邪生痰,使血液中胆固醇升高、阻塞血管,因此有「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的说法,意思是多吃蔬果对身体健康更好。
守则3:随「脾」应变最健脾
蔬果怎么吃,也是一门学问。现在种植技术发达、交通运输便利,藉由温室种植或是空运等方式,都让人有机会吃到并非当地当季的蔬果,中医专家分享了自己的养脾绝招:随「脾」应变。
在中医看来,脾胃需求随着四季气候变换而有所变化,因此最好可以选择当令蔬果。在夏天吃冬天盛产的白萝卜,或是在冬天大啖夏天消暑的西瓜,难保脾胃不会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