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仲景之所及” 伤寒体系对临证的指导(上)

文 / 中医家
2019-03-19 15:03
“寻仲景之所及”  伤寒体系对临证的指导(上)

讲者简介

史强,颐仁青年中医会副会长,公安部医疗卫生处特约出诊专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临证多年来致力于将《伤寒论》《金匮要略》理论践行于临床诊疗。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从病机及条文的逻辑联系入手,发掘整理伤寒杂病论理论体系,并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反馈,不断提高对该理论体系的认识,努力做到理法方药精准得当。临证近十载,疗效可观,深受患者好评。

中医家推荐

中医的理论根源在于经典,但因为中医经典与理论的特性,也会带来“对于同一问题,存在不同角度的论述”、“同一问题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程度,另立法理”、“各家学说互有矛盾”等问题,本文史强老师分析了上述情况,并以临床医案告诉我们,虽然中医存在一些问题,但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

■ 温馨提示:本文约10639字,阅读大概需28分钟。宜泡一壶清茶,慢品。

▽ 传讲拾录 ▽


“寻仲景之所及”

伤寒体系对临证的指导(上)

经书和纬书

讲到经典,有必要给大家先讲一下什么叫经?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经为常也,是恒久之至道,典指的是法则、典籍,所以能够阐述一些长久的、持续的道理的书籍,我们应该称之为经典。

讲到经书,给大家多聊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大家经常说经典、经书,可能就想,是不是有纬书?其实也是有的。在我们古代文献里,经一般都会跟纬同时出现,经纬、经纬,有经书,也会有纬书。纬书一般都是什么内容?在汉代的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一些人会编一些书籍,比如讲孔子不是通过我们人类正常受孕方式来的,可能是他的母亲怎么感受到天地的灵气然后怀孕了,其实就是把儒家变成儒教,这样的一些书称之为纬书。我们常说的好多乱力怪谈的事情,就是出自于纬书。现在这些纬书看不看得到?大部分是看不到的。隋炀帝的时候,把这些书收集起来一把火烧了,他觉得没意思。经书因为具有指导性意义,所以被留存了下来。事实上,如果大家把纬书作为小说,作为闲杂时候打发时间的读物是可以的,如果要做学问,在这一类书籍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太值得。

中医里头的经典

中医里头的经典是很多的,显然不存在纬书,都是对中医基础理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书,比如大家经常说到的四大经典、四小经典。四小经典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关于四大经典,其实有两种说法,我们原来上学的时候,老师讲的最多的就是《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四大经典应该跟临床关系更大一些,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这四本书认为是四大经典。其实就是人为的划分,可能你认为这个更有意义,可能他认为那个更有意义。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事情呢?因为在中医界有的人会在一些问题上做一些争论。比如说我们讲经方,什么样的叫经方?狭义的讲,必须是《内经》以及《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子,才能称之为经方。但是经方也可以叫做经典方,后世其他书里出现的一些方子,在临床上用了一千多年都挺好,我们也可以直接把它们划分到经方的范畴里,这是相对人为的划分。大家在座的都是中医学生,相信以后大部分人还是会争取做临床的,作为一个搞临床的人,应该以临床为主,就是把你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去研究医理以及提高临床疗效上,而不要尽是研究一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这个东西其实与临床是有联系的,如果你们去做文献或者中医文化,大可以去干这种事情,作为一个临床大夫,我觉得还是以临床为主。

关于中医经典,我们回顾一下。在先秦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内经》。但是《内经》这本书对我们临床没有直接指导意义,不是说《内经》对临床没有指导意义,我讲的是直接指导,为什么?因为里头更多的是讲述医理。我指的直接指导意义是什么?直接讲这个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方子去治。《内经》里面讲了好多的理论,出现的方子、告诉你的治疗方法,相对来说就少很多。但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很大,已经把我们中医理论的框架搭出来了,后世讲的好多中医理论基本上都是源于《内经》。后世医家把《内经》的一些东西做一个发挥,形成了各家学说这样的一些比较丰富多彩的中医理论体系。

其次就是《神农本草经》,里面记载了好多药,分上中下三篇。那些药在临床上,有些还能够见到,有些不怎么使用了,而且有些药在临床上使用的时候,跟《本经》记载的性味功效会有些出入。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些医生觉得应该遵从《本经》的说法,有的医生就觉得里头的描述会有错误,会对这些说法做一个修正。我的观点是,大家不要盲从哪一家的观点,应该先保留一些论述,使你在临床上有一些指导性的用法,然后在接触病人的时候再去验证它的实用性,之后再不断修正自己,这是一个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以及临床水平的一个方法。

在汉代的时候,《伤寒杂病论》出现了。《伤寒杂病论》分为两本书,一本是《伤寒论》,一本是《金匮要略》,对临床的直接指导意义是很大的,因为描述了很多疾病的症状,告诉你这些症状相对应的病叫什么,有的时候没告诉你相应的病,但是会告诉你一些治疗的方子是怎么样的,这个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比较大。

再往后就是唐代,比如《千金》、《外台》。到宋代以后,就出现了很多官修的书,就是由政府出面,把之前的一些医书做一个编撰,甚至把一些民间的方子做个修整,出一些官修的书。这些书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会出现好多方子,而且这些方子对应的治疗相对比较简单。比如说头痛,告诉你后面几个方子能治,A方B方可以治疗头痛伴这种症状的,C方D方就是治疗头痛伴别的症状的。这类书对于医理上的意义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临床方药的意义就很大。我说这个的意思,是大家看这些方子编撰到一起的一类书的时候,如果想去探讨医理,更多的是自己发挥,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些方上,去研究这个处方的立法是什么?这样的立法对应的又是什么样的病机?在临床上这样的病机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相应症状?通过这样一个思路,你就可以把这种书跟临床联系起来。

后面是金元四大家,从各家学说的角度来讲,一般认为这个时期开始流派纷呈,出现越来越多派别。怎么去理解中医的派别这个事情?并不是说你是攻邪派的,看所有东西都需要攻邪;你是温补派,看所有东西都需要温病补;你是滋阴派,看所有东西都需要滋阴。并不是的。我们临床医生研究的是人和人生的病,所以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病,在特定的一个时期、特定的一个地点,你遇到的病会有偏差,可能我在北方,遇到的阳气不足的病人会多,那么学术的侧重会注重阳气;如果我在南方潮湿之地,那么我的学术特点可能更偏于祛湿、清热。所以我们在看这类书的时候,不要主观的带入。

什么叫主观的带入?比如我很喜欢李东垣,那么我就只研究李东垣的一系列方法,就把李东垣里面讲的这些东西夸大使用,最后导致我在临床碰到的所有的病人可能都是这一类的问题,甚至说大部分的病人我都觉得应该补脾。事实上,应该不会是这样。你要想想,你的这些病人,比如一百个,你一百个都看好了吗,没有,那没有好的话,你的临床验证就有问题。所以我们在讲四大家这样的流派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他立论的依据是什么?针对的是哪一类的疾病?这一类疾病用这种描述来讲,应该怎么去治?你把这个东西学会,就会全面很多。所以,在临床上碰见的病人,就是不同流派的病人,分别要对应不同流派的治疗方法。或者我们就不应该用流派这个词,应该讲是不同病机的病人。那么你要学会如何去选择用哪一个医家的理论,去描述去治疗相应的疾病,这是我们看这些书需要做到的。

到了明清时代,温补学派、温病学派的这些书都出来了。相对来说,这些书会更杂一点,每个医家说的东西都会有出入。我们要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再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确认相应的治疗方法,用这样的方法来读这些书。

经典里面存在矛盾

能流传下来的这些书,其实都可以称之为经典,但是每一代医家都会对之前的一些理论作补充,甚至是做一些修正,这也就意味着后世的医家认为之前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甚至是一些错误。所以这就造成了我们中医理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是会有好多的人在中医理论里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不是说因为他是张仲景,所以说的都对;因为他是叶天士,所以说的都对;因为他是刘完素,说的都对。不是这样。客观的讲,每一个人的认知不可能是百分百对的,但是这些人能够在历史上、在行业发展中留下姓名,证明他们说的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对的,那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甄别。

中医的一些经典理论会出现矛盾的地方,比如说《内经》里前后有些地方是不能够自圆其说的,像五脏六脏,有的时候讲五脏六脏,有的时候讲十二藏象,那就是六脏六腑,都是一些矛盾的地方。后世好多医家想去把这个问题讲出个门道来,说白了就是强解,但是让人觉得更晕了。中医里面的命门也是有问题,《内经》里提到命门是什么呢?“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在《灵枢·根结篇》出现的这句话,它讲的什么?“命门者,目也”,命门就是眼睛;那么在《难经》三十六难讲了,“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就说左边的叫肾,右边的叫命门;到赵献可又说了,“命门在两肾之间”。那么这三种说法都不一样,到底哪个是命门?这个概念是不是应该要清楚?如果要研究中医理论的话,这个是逃避不过去的。但是我建议大家,这样的东西我们现在弄不懂,可能是它本身有问题,也有可能是我们临床水平受限,这样的东西先放在一边,先去看一些能看懂的,把能看懂的东西弄明白之后,临床上水平提升了,回头再去看,不要在这上面耗费大量的精力,毕竟是在做临床,你要通过临床观测来修正这个理论。比如说知道命门有哪些生理特性,出现疾病会怎么样?然后你再根据临床的情况,总结用什么样的方法治疗效果好,这样就会有一个比较有判断的标准和方向。我讲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看经典不能百分之百的照搬经典,它们可能都是存在问题的,你发现了这些问题以后,就要从临床的角度看待它们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然后想这些不一样的地方怎么样在临床上解决。

中医经典与理论的特性带来的问题

因为中医经典与理论的特性,导致前后矛盾的论述,我归纳了一下,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几种情况:

第一,对于同一问题,存在不同角度的论述。其实大家讲的都是一件事情,但是用的归纳方法,或者是论述的角度不一样。比如说白虎汤,我们都知道在《伤寒论》里归为阳明病的方,阳明病分经证腑证吧,后世医家有论述认为《伤寒论》里的白虎汤是阳明病的经证,但是到了《温病条辨》里,就认为它是治阳明的气分证。同样一个方子,同样是白虎汤,伤寒派的医家开出来,跟温病派的医家开出来,治疗作用会有不同吗?显然不会。伤寒派医家的观点是阳明经证,我给你开一个方,温病派认为这是气分证,我给你开一个方,如果都是白虎汤治好的,那么是不是白虎汤就是能治这个病?但是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的,对这个疾病的描述,从伤寒的角度看是阳明病的经证,从温病角度看就是气分证。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得到一个结论,阳明病的经证就等于《温病条辨》里面讲的气分证呢?显然是不能得到这个结论的。但至少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在白虎汤证的地方,它们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再沿着这个思路往下去看,阳明经证跟温病气分证会有交集,而它们的全集又是怎么样的呢?换句话说,就是阳明经病跟温病气分证,它们的差别又在哪儿?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那至少你对伤寒的阳明病和温病的气分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是作为主要研究伤寒的临床大夫,去看温病派医案的时候,是不是能感触到有一些相似点,这个案子用伤寒来讲是怎么回事,这种方法我已经学会了,碰到这样的案子我会治。但是如果温病派医案的那套思路你转换不过来了,那就应该想,这种方法是不是比我了解的《伤寒论》这一系列方法要高明?高明在什么地方?该学它什么?这样的话,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以及临床水平。

还是讲白虎汤,我们应该更深一点去看待它,一定不要从它对疾病症状的描述上去理解,而要对它的病机做一个描述。白虎汤治疗的病机是什么?从气血津液阴阳这方面来说,属于什么特点?你是学伤寒的,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从气血津液阴阳这样一个变化去描述?从温病来看的话,是不是还是用一些最基本的变化去描述?这样你才能对这些问题看得更清楚。所以我的观点是,看方子、看一些医案,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个方子的方义以及这个病案所描述病机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会省很多事情。

第二,同一问题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程度,另立法理。同一个疾病在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表现,不同学派可能会对这个疾病做一些特意的论述,甚至有的创出一些自己的词汇,发挥自己的学说,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举个例子,香薷这个药,后世医家讲相当于夏月的麻黄汤,夏天本身出汗多,气血津液损失比较大,如果出现麻黄汤证的话,用麻黄汤去解决很可能导致伤气伤津更厉害,这时候就要用香薷,因为香薷发汗的力量稍微缓一点。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我少用点麻黄,是不是能达到这个效果?如果我们应该用六克的麻黄,那用一克的麻黄或者两克的麻黄是不是就可以?如果仅仅是从量的不一样来看的话,这样做逻辑的思辨,其实可以做这样的替代,那在临床上夏天用麻黄肯定用量就会小一些。

还有麻黄汤和三拗汤,我们也讲它们是属于外感风寒轻重的不同,觉得力量不一样,导致用不同的方子。作为三拗汤来讲,其实它是麻黄汤把桂枝去掉,那你就要想,把桂枝去掉的意义在哪?导致它的病机变化的原因在哪?然后还有桑菊饮和银翘散,一个是辛凉轻剂,一个是辛凉平剂,那么它们的差距是本身病机就有不同,还是说病机其实一样只是程度不一样?如果它们是程度的不一样,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这种量来做一个调节?甚至我们把三仁汤、普济消毒饮、甘露消毒丹做一个比较,它们是因为湿重/热重/湿热并重,就必须用不同的方子吗?三仁汤证是湿重于热,假设我碰到一个热重于湿的,把三仁汤里面祛湿药剂量用少点,清热药剂量用多点,能不能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所以,这些事情应该想一下:古人讲的内容不会差的太大,是不是因为处在不同的阶段,以及病机变化的程度不同,才导致出现好多新的方名以及新的理论?古人说的好多问题,如果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篇章去讲的话会很复杂,但是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放到整个文章去看的话,其实问题就简单了。我在上学的时候很头疼,要背好多好多方子,但是有些方子的病机其实很类似,后来临床的时候发现用这个方子效果差些,但是调调方子,总的方子不变,只是把相应的一些药量调整一下,效果就会很好。所以通过这些事,我开始对这部分有所反思。

第三,各家互有矛盾之学说。这个矛盾比较典型的代表是什么呢?寒温之争。伤寒和温病争了那么多年了,有人说伤寒怎么怎么样,有人说温病怎么怎么样,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伤寒和温病讲的可不可能是同一个问题?客观的讲,我们是给同一个人看病,那么不同的人观测出来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吗?我举一个盲人摸象的例子,大家都蒙上眼睛,你也去摸象,他也去摸象,如果我们摸的都不是完整的象的话,描述出来的东西语言会有差异,但是实体会有差异吗?是没有的。那么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没有摸完整,只摸到了某个部位。比如说有人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柱子那样,有人摸到鼻子……事实上把这些东西全都集合起来,这才是它的完整版。甚至说可能还都不是它的完整版,因为有些东西还没有被发现,需要再去补充。

伤寒和温病的问题,是在《伤寒论》成书年代的时候,观测的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导致某些问题虽然提及到,但没有说清,比如我们讲温热性的一些疾病或者湿热性的一些疾病,你去看《伤寒论》,有没有论述这个问题?有没有方?白虎汤从哪来的?栀子豆豉汤从哪来的?这都是温热学家特别喜欢用的方,甚至是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这些去热祛湿的方子都是从《伤寒论》来的。说明它提及到了这些问题,只不过对这方面的论述不够透彻,需要我们后续做一些补充,于是温病学家就出来了,他们把这些问题做了更好的补充。所以有些自相矛盾的学说,我们在学的时候不要偏向,一定要综合起来学。

还有攻邪派与补益派之争,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如果它是实证的话,你当然就要用攻邪的这种方法,如果是虚证的话,就要用补益的方法,可能是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碰到的这样的病人多,所以就偏重于攻邪或补益,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临床大夫,碰到有实有虚的病人应该用不同的攻补方法。所以这些方法都需要,但是在选用具体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标准。

另外就是有火神、水神(冰神)之争,我经常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说,因为刚毕业的那段时间火神派是非常火的,我也见过好多火神用药以后把病人吃坏了。并不是说我站出来批判他们怎么不好,有寒证当然需要用热药,甚至吴茱萸、细辛这些东西都需要用,但是如果没有这个问题,你的眼里头只有这样的方法,不是这个问题也用这个方法,说严重的,那就是杀人了。反过来,温病派、寒凉派你没学好,看见什么都觉得是温病,明明是阳虚还给清热利湿,那也不行。我在临床上见过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一些大夫就是喜欢说自己是什么派,觉得这样有归属感,甚至是觉得自己有一个牌子什么的,所以他们在分析这个病的时候,会特意往所中意的这个派上靠拢,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个病给治坏了,这个问题应该要引起重视。中医经常讲整体观,大家在中医理论的学习上也应该有一个整体观。

医案分享: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

我讲了这么多问题,并不是说我要跳出来说中医存在很大的问题,不是这个意思,中医在临床上面的效果非常棒,它有实用性。好多西医大夫经常上我们医院来看病,有的过来找我看病,他们对中医非常感兴趣,如果你讲的中医理论是很主观意愿的东西,人家就觉得好像是在讲很玄乎的事情,肯定不会承认你,但如果你把问题给他们讲的很清楚,比如现在他这个症状我们中医认为是个寒证,寒证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在治疗的时候要用热性的治疗方法,你把这个问题描述清楚了,他们就非常赞同中医的观点,而且承认中医确实在认知上比西医的那种直观性的认知要高一点。中医是有生命力的,它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医案。

医案一

某妇,凡大声说话则引双耳疼痛,但外界声音嘈杂无碍。已经同仁医院等多家西医院诊治无效。

无恶寒发热,无口干苦,纳眠可,二便调。言语声重,鼻息欠利。

舌淡红,苔白薄略腻。

脉浮滑。

我原来接过一个病人,这个病很奇怪。这是一个女同志,应该是40多岁,她说话声音非常小,来看病的时候说,“我不能大声说话,一大声说话耳朵就疼”。我就问她,如果在嘈杂的环境里怎么样?正常思维考虑,出现耳朵疼是不是耳朵里面有一些问题?用西医的观点讲,是不是有炎症?我们中医讲,是不是经络闭阻引起了一些问题?那么就要判断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她自己不能大声说话,如果外界环境比较嘈杂也会引起这种问题的话,那么判断的这个思路就不一样。这个病人说,外面非常嘈杂的环境里没事,只要自己大声说话就很难受,在医院看了外耳道没有问题,就让她回家养几天看,结果发现还是不能大声说话,就给她开了抗生素,吃完了还是没用。

碰见这样很奇怪的病,分析起来找不到头绪,你要从其他的方面找突破口。她在说话的时候,我当时听见会有一些鼻音,那有鼻音的话,是出气不利,你就要判断是不是有气阻,是不是有痰阻,是不是有寒凝/湿阻等等?对吧?肯定有东西堵住。做了一些鉴别,结果发现她会有一些痰,那我们的思路就清楚了,是不是有痰阻了?那就接着去问。她说原来有鼻炎史。从西医来讲,会不会是鼻炎导致的耳朵里出现炎症?她去检查了,没事。那我就问她,如果痰出现比较多的时候,这个问题会不会加重?她的描述是,有时候早上起来痰多的时候,感觉会更明显,咳痰的时候,声音就会震动得更难受。由于痰因素症状加重,这是直接相关的是吧,那在我们中医里讲是痰证,痰阻的一些症状,从《伤寒论》的角度来讲,这是痰脓在上,所以在给她治疗的时候,要用化痰清热排脓的药,比如瓜蒌、黄连、桔梗等。她吃完以后,第二次来的时候就能正常说话了,正常的交流。要是大声的话,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舒服,就还按照那个方子来吃。总共吃了一周多,基本没什么事了。

我回去和西医大夫交流了一下,他们觉得很神奇。其实我当时在看这个病人的时候,脑袋里的反应是什么?她自己说话出现这么大的一个震动,身上肯定有感觉,很有可能就是鼻咽管呼吸的问题。鼻咽管的头比较大,形成一个腔大口小的腔式容器,就跟喇叭一样,这个通道可能会很小,如果说话声音大,传播到腔这个结构中间堵住了的话,那在外头出现声音就很小,对吧?西医大夫听了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事情?从这个事情来看,中医解决问题的思路更直接一些,整体的观念也会更强。但是不代表西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有时候我跟一些中医的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就说西医很笨啊,好多解决不了的拿到我这儿给他看,我觉得大家不要说这样的话,那些西医解决不了的,不代表所有西医都解决不了,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不代表所有的中医都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不要去攻击人家薄弱的一面,应该更好的讨论这个技术,如果我们中医有问题解决不了,西医在这方面很有优势的话,那你就把病人推荐到那去,为病人着想,不要把这些争斗的因素加到这儿。

这个案子当时的一些症状,就是无恶寒发热,无口干口苦,纳眠可,二便调,言语声重,鼻息欠利。其实就是鼻子出气不通畅的问题,你得找到这个原因。因为中医有疗效,所以在临床上才会有很大的一个市场。这是第一个案子。

医案二

刘妪,301医院职工家属。胸闷月余,经西医多方诊察未见异常,诊为神经官能症。

月前突做胸闷憋气,自觉心慌,逐渐加重。心电图未见异常。每作心慌则伴见潮热,乏力,肢软。常引息而后快。无恶寒发热,无口干,二便调。眠稍差,梦多。

舌瘦,略红。苔薄。

脉滑数尺沉。

第二个案子,这是301医院一个护士的妈妈,胸闷住院住了一个多月,西医检查没有查出来什么问题,告诉她说是神经官能症,很可能是更年期没有调整好导致的。其实这种诊断在临床经常碰见,查不出来什么就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护士说病人一个月之前开始出现胸闷憋气,自己觉得心慌越来越重,心电图没有异常,每一次心慌的时候会出现潮热乏力,这个发热跟更年期是有关系的,病人43岁了,另外深呼吸一下就会觉得舒服一些,没有恶寒发热,口不干,二便调,睡眠稍差,梦多。看她的舌头比较瘦,偏红,舌苔是薄的,脉滑数尺沉。

从整个情况来看,胸部出现了胸闷憋气,没有其他的一些指征,那么很可能只是这个地方导致的,如果是其他原因,还会伴有其他的一些症状,所以我们第一步看,可能就会在胸部这个位置有问题,她呼吸不通畅,是不是有可能气机郁滞了?气机郁滞以后,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我们马上要反应过来了,气机郁滞了很可能化热,气郁了以后有热会伤津。其实我讲的这些思路,在《伤寒论》里是讲证的变化,到了某个证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一些病机变化,《伤寒论》条文里都做串联了,所以在临床的时候看到这个病人,就能很快的反应出有哪种情况,每一种情况做个鉴别,就能很快定位是什么原因。那么气机郁滞在这儿的话,可能会出现热,热又伤津,如果时间长的话,气郁有可能还会导致气虚。当然,她可能出现的症状会很多,就不一一说了,这个案子就是给大家讲讲大概的思路。

你看完这个案子以后,做一个简单的鉴别,会发现气郁化热是有的,她也会有一些乏力、肢软的症状出现,这种乏力、肢软可能跟气不足有关系,所以考虑气郁化热,热邪导致的结胸证,这就是栀子豆豉汤证,于是给她开的栀子豆豉汤,病人稍微有些乏力,但不是很明显,稍微加一些甘草补补中气就行了。这个思路看来其实很清晰、很简单,当时给她开了这个方子,开的三副,吃了两副就没事了。治完以后,这个301医院的护士当时非常惊讶,她说我请到我们医院的心血管科的大夫看,也没说出个什么,他们也没有办法,最后就归到更年期了,没想到中医疗效这么好。这又是一个中医比较好的案例,至少让西医环境的病人家属对中医的认知做了一个改变。这也是因为中医在临床上起到了效果,为中医做的一个证明。

医案三

张儿,肺部感染,经西医治疗十余日后愈,时欠首张肩而做引息。呼吸如常,并无鼻咽阻塞,未见咳嗽,饮食二便均调。

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滑。

再举一个案子,是三四年之前的事了,那年北京温病比较多,我一个朋友的孩子肺部感染,西医治疗了一段时间,当时是咳嗽,咯痰,发烧,症状不明显的一个表现,输液完了以后就好了。但是这个小孩遗留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一个人呆着时候,写作业写着写着,就喜欢很深的吸一口气。他们家人以为这个是小孩下意识的,就带他去干别的事情,比如说带他去玩,看看他分散注意力以后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后来发现小孩在分散注意力以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还会大口吸气,而且出现的很频繁。家里都觉得是不是有别的问题没有治好,又去找西医做了一系列的检查,之后说没什么问题,都正常,回去再养养吧。过了段的时间一点都没见好,就来问我。

当时我看到这个小孩的时候,简单分析,他有气机的不通畅,呼吸通畅,没有鼻子堵塞,嗓子没有问题,也没有咳嗽,饮食二便都没有问题,主要从调理气机的方面做治疗,用的是小柴胡汤加葛根、芩、连。吃完这个药以后,症状有缓解,但是没有彻底解决。然后我就想,原来我去参加一个培训,西医里头讲过,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呼吸不畅,有一个康复训练方法,很简单,拿有韧性的一个手臂那么长的麦秸秆,然后把嘴弄得很小就去吹,一直把这个麦秸秆吹到有点歪,每天不断练习,就会让呼吸功能好转,不会感觉憋气。我觉得跟患者的情况跟这个有点像,就说能不能用这个方法试试。为什么要用麦秸秆?很人性化,他们调查发现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老年人比较多,而且这些老年人大多都是农村的,为什么是农村?因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在农村烧大灶,烟熏之后对肺的损伤比较大,所以慢阻肺的人会比较多,那么就让他们吹麦秸秆。小孩子可能会对吹气球比较感兴趣,那就买几个气球让他尽量吹,一次吹的时间很长。这个小孩回去试了试,几天就好转了。

当然,这个案子其实并不是完全从中医的角度去看的。我讲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在临床看病的时候,可能用中医并不是不能解决,但是很可能在当时你不能做一个基本确诊,那么有时候在原因比较明确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去采取一些新的一个措施。

在这里讲这三个案子的意思,就是给大家说,我们中医更看重在临床上这种直接的疗效,中医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好多学生毕业以后对中医没有信心,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只要你学的扎实,在临床上看病有疗效,就会有好多的病人逐渐过来找你看。虽然一开始会有些惨淡,但是会越来越好,大家要有信心。

“寻仲景之所及”  伤寒体系对临证的指导(上)

整理校对:游艺 金春宇 陈剑城

审核:史强

编辑:朱丽莉

声明:

· 本文来源于史强老师2018年7月在“从经典到临床”优秀中医学子长春中医药大学暑期培训班的学术报告,由中医家组织整理编校。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