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配芒硝,桃仁配丹皮!共同泻热逐瘀
大黄牡丹汤为张仲景所创,凡是辨证属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实热型肠痈,不论脓未成还是脓已成均可使用本方。
痈,古代作“瘫”,为气血被毒邪壅聚而腐败溃烂的意思。发于肠部的,称为肠痈。
如何辨证?
《经方实验录》说:痛在脐右斜下一寸,即右下腹,是肠痈的发病部位。脉大而实,是邪盛而结实于里,故可断为湿热瘀结之肠痈。
其它表现还有:因正邪相争,营卫失调,故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观舌苔,苔是黄腻的。
本病可因暴饮暴食、饮食不节,造成脾胃受损,不能运化传输,堵塞气机而成。也可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京东《经方实验录》为近代著名中医经方家曹颖甫与其弟子姜佐景临证的100例病案。曹颖甫对大黄牡丹汤有此评论:肠痈一证舍大黄牡丹汤外,别无良法。且看曹颖甫关于大黄牡丹汤的运用。
陆左。
初诊:痛在脐右斜下一寸,西医所谓盲肠炎也。脉大而实,当下之,用仲景法。生军(大黄)五钱,芒硝三钱,桃仁五钱,冬瓜仁一两,丹皮一两。
二诊:痛势略缓,右足拘急,不得屈伸,伸则牵腹中痛,宜芍药甘草汤。赤白芍各五钱,生甘草三钱,炙乳没各三钱。
三诊:右足已伸,腹中剧痛如故,仍宜大黄牡丹汤以下之。生川军一两,芒硝七钱(冲),桃仁五钱,冬瓜仁一两,丹皮一两。
《经方实验录》按语:用大黄牡丹汤攻下湿热淤滞而见效。鉴于右足拘急、不得屈伸,暂以芍药甘草汤加乳香、没药化瘀缓急止痛。脚伸后而痛未止,是湿热瘀结之毒未去,仍守大黄牡丹汤下之。
大黄牡丹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实践,证实确系治疗肠痈的有效方剂。那么它是由哪些中药组阵,又是怎么起效的呢?
组成:大黄四两(12g)、牡丹皮一两(3g)、桃仁五十个(9g)、冬瓜仁半升(30g)、芒硝三合(9g)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放入芒硝;再煎沸,一顿服完。
本方从君臣佐使来看,有二君莅阵。大黄泻火逐瘀,通便解毒;丹皮凉血清热,活血散瘀,二者合用,共泻肠腑湿热瘀结。
臣药二位:芒硝软坚散结,协大黄荡涤实热,促其速下;桃仁性善破血,助君药通淤滞。
佐药冬瓜仁,清热利湿,导出肠腑的浊垢,排脓消痈。
也就是说,本方攻下泻热与逐瘀并用,泻热破结、散结消肿,使结瘀湿热速下,痛随利减,痈肿得消,诸症自愈。
而从各药物的特点来看,方以泻下药大黄、芒硝,配伍活血化瘀、排脓消肿的桃仁、丹皮、冬瓜仁组成。
由于活血化淤药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血运障碍,有利于泻下作用的发挥,而泻下药物亦能使血运障碍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样配伍可以产生协调作用,对于肠道的炎症如肠痈等效果较好。
正因为此,大黄牡丹汤在现代运用的范围非常广。可用于急性阑尾炎、子宫附件炎、盆腔炎、输精管结扎术后感染等属于湿热郁蒸,气血凝聚者。亦可用于膀胱直肠窝脓、痛经、闭经等。
我们吧
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