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药在儿科中的应用
儿科肺系、脾胃系病证最多
儿科疾病的病理特点,在病位上的表现为:肺系病证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脾胃系病证占儿科发病率的第二位。
中医儿科学认为,肺本为娇脏,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病证的内因、外因。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入,均先犯于肺。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包括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用全而未壮,乳食的受纳、腐熟、传导,与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功能均显得和小儿的迅速生长发育所需不相适应。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调,家长喂养常有不当,就形成了易患脾胃系病证的内因、外因。饮食失节、喂养不当、食物不洁,病从口人,犯于脾胃,则发生呕吐、泄泻、腹痛、食积、厌食、疳证等脾胃系病证,这类病证目前占儿科发病率的第二位。
儿科病证常用理气药
中医认为肺系病证有实证和虚证之分,肺系实证多由于邪阻于肺、肺失宣肃、升降不利引起,治疗宜疏邪祛痰利气。脾胃系疾病的特点为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治疗原则为治脾应健脾、行气、温中,治胃需消导、和胃、泄热。可见,无论小儿肺系病证还是脾胃系病证,治疗时大多会用到理气药。理气药,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气滞、气逆。理气药根据作用的不同,可细分为疏肝解郁药、调脾和胃药、宣降肺气药、行气止痛药、破气散结药。
宣降肺气药主行肺气郁滞,有宣降肺气、宽利胸膈及化痰止咳等作用。主要用于外邪犯肺,或痰湿阻肺,肺失宣降,胸闷喘咳,及痰滞寒凝气阻,胸中阳气不得宣通所致的胸闷作痛,喘息咳唾的胸痹证。常用的通宣理肺药有橘皮、化橘红、佛手、香橼、薤白、枳实等。
理脾和胃药主要用于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致使脾胃气滞,升降失常,气机紊乱而出现脘腹痞满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或泻痢不爽、里急后重等脾胃气滞的病证。常用的理脾和胃药有橘皮、枳实、枳壳、木香、乌药、沉香、降香、檀香、甘松、刀豆、柿蒂、厚朴、大腹皮、路路通、天仙藤、紫苏梗等。
儿科临床中理气药配伍
内伤咳嗽之痰湿咳嗽
症见:咳嗽痰壅,而白而稀,胸闷纳呆,神乏困倦,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等。治法:化痰燥湿。方选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陈皮为臣,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
哮喘发作期之热性哮喘
症见:咳喘哮鸣,痰稠黄色,发热面红,胸闷膈满,渴喜冷饮,声高息涌,呼气延长,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治法:清肺化痰定喘。方选麻杏石甘汤加苏葶丸: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苏子、葶苈子。方中葶苈子苦寒,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苏子辛温,降气祛痰,止咳平喘。
呕吐之伤食吐
症见:呕吐物呈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不思乳食,口气臭秽,腹部作胀,大便干燥,或泻下酸臭;舌苔厚腻。治法:和胃导滞。方选消乳丸或保和丸:香附、炙甘草、陈皮、缩砂仁、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炒神曲、制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需要说明,积滞与伤食、伤乳、疳证密切相关。伤食久则成积,积久则成疳,所以三者治法相同。另外,小儿腹痛之乳食积滞、小儿惊风之痰食惊风治法方药如同。
泄泻之风寒泻
症见: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舌苔白腻。治法:疏风散寒。方选藿香正气散: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梗,藿香、甘草。方中厚朴行气化湿除满,陈皮理气燥湿和中,大腹皮下气利水化湿。
腹痛之气滞血瘀
症见:脘腹胀闷,内有癥块,痛而拒按、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或触之有包块,推之不动,按之痛剧,面无光泽,口唇色晦,舌紫或有斑点,脉弦涩。治法:理气化瘀。方选少腹逐瘀汤:炒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研)、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炒五灵脂。方中延胡索、没药利气散瘀、消肿止痛。
痫证之痰痫
症见: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口角流涎,瞪目直视,神志模糊,犹如痴呆,失神,面色黄而不华,手脚抽搐不甚明显,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治法:涤痰开窍。方选涤痰汤:半夏、胆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大枣。方中陈皮理气化痰,枳实破痰结,宽胸膈。(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