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三月,湿毒入脏百病生,祛湿坚持做好“一灸、二茶、三拍”!

文 / 营养师小霞老师
2018-06-30 18:02

6月21夏至 — 9月23秋分,这三个月利用好,一年就能少生病,否则可能是百病缠身,且不易好。

夏至后,将迎来酷热的天气,加上雨季的到来,空气更加潮湿,人们身体很容易被湿气入侵,而中医认为五季对应五脏,应是“夏对应心脏,长夏对应脾” 若脾湿气重,将会影响全身健康。

古人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夏三月,湿毒入五脏,主要表现有哪些?

一,湿入心

“心主血脉”,湿气侵入心脏,会出现心慌气短、疲倦乏力、易咳嗽等表现,而临床上称为“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因湿热活动过程影响的心脏健康。

确诊患有“风心病”一定要警惕心绞痛、心脏掰膜病、心衰。

二,湿入脾

“脾主运化”,湿气侵入脾脏,会出现口臭、面色萎黄、神态疲倦、脉虚无力等脾胃失调的表现。

加之,长夏对应脾,这个季节湿气重,很容易伤到脾脏,出现没有食欲、消化不良、恶心呃逆、腹胀腹痛等情况。

三,湿入肺

“肺主宣发”,湿气侵入肺脏,会出现畏寒、面部苍白、易感冒、背部易寒冷,小便增多等表现,湿气会使肺气失宣。

四,湿入肾

“肾主水、主纳气”湿气侵入肾脏,会使身体酸软冷痛,尤其以下肢为重,面部也会苍白或发黑、腰部发冷、畏寒的表现。

脾虚久了,也会造成肾虚,在这里,作为男性不要忽视。

五,湿入肝

“肝主疏泄”,湿气侵入肝脏,会使肝气不足,出现头晕目眩、两胁隐痛、情绪抑郁、多疑善虑、腰腹疼痛、筋脉挛缩、手脚、关节不灵活等,而对女性来说,会引起月经失调、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表现。

夏三月,加重湿气容易,利用好祛湿也容易,就看你怎么做?

加重机体湿气的5大行为,你占了几个?

1,喝凉酒

炎热天气,喝点冰凉的啤酒能让人感觉很爽,然而,这样做会加重体内湿气。

中医认为,“酒助湿邪”,加上冰凉的温度会刺激脾胃,导致脾运化失调,所以,酒精尽量少碰。

2,吃凉食

夏季来块冰镇西瓜来解暑,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然而冰镇后的食物太凉,吃得时候很爽,但过后会使胃肠不适,促使外邪侵入体内。

所以,夏季不要吃过多的冰凉食物,即便要解暑,也不能从冰箱中拿出来就吃。

3,穿衣凉爽

夏季穿衣服人们只为凉快,甚至有些人穿露脐装,就连半夜睡觉也要“凉爽”的感觉,这样当时舒服了,但也容易让湿邪进入体内。

4,喜肥甘油腻

白天温度太高、太热,很多人都没有食欲,而到了晚上凉爽一些,一些人就会到外面吃些油腻、过甜、过咸等肥甘食物,如烧烤 最常见,很容易导致胃肠闷胀、消化不良。

5,猛吹空调

有些地方有空调,一开就是一天,生活在密闭的空间里,虽然满足了凉爽,但空调吹出的冷风为外寒,也会使体内湿气加重。适当开窗通通风、交换下空气。

祛湿有招,坚持做好“一灸、二茶、三拍”!

一、灸:艾灸

艾灸,是中医传统治病方法之一,具有开郁、补气等作用,可加速运化湿气。

受灸的人坚持会有不同的“灸感”,如酸、麻、热、痛、针刺、气息走串等,夏季祛湿,推荐几个穴位。

1,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

用艾条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2,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

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3,丰隆穴

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4,解溪穴

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二、茶:喝祛湿茶

将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材,按一定比例制成茶饮,每天喝,简单又有效,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

可以自己动手做2款祛湿茶,制成茶包,每天一包,健脾、祛湿、排毒。

1,蒲公英五方草茶

配料:赤小豆1.7g、蒲公英根0.7g、薏仁0.7g、芡实0.3g、淡竹叶0.2g、绿茶0.2g、五方草0.1g、槐米0.1g

做法:将以上配料全部碾碎,做成茶包,每天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

整个搭配方,偏寒性,尤其适合祛湿热,对女性下焦湿热引起的白带增多、有异味有一定作用。

五方草,归肝、心、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作用,其含有大量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成分,还有抗衰老作用。

蒲公英,属寒性,更适合用来祛湿热,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蒲公英可泻火、利尿、除湿,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等症。

赤小豆,具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薏苡仁,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芡实,归脾、肾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

2,玫瑰玉麦须茶

配料:玉麦须1g,蒲公英根0.5g、玉竹根0.5g、玫瑰花0.3g

做法:

①将蒲公英根洗净,烘干炒制成茶,备用;

②取包裹在玉米叶中的玉麦须,洗净,烘干,备用;

③玉竹根洗干净,蒸煮后晒干,炒制成茶,备用;

④野生玫瑰花瓣自然阴干,备用;

⑤按照方子比例,全部碾碎后,做成茶包即可。

玉麦须、玉竹还有一定降糖作用,此款茶更适合糖尿病人饮用。

玉麦须,味甘、淡,归膀胱、肝、胆经。利水、消肿、泄热,可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减少头发皮肤出油,消除小腹赘肉等有效。

玉竹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具有保护心脏、血管,清理体内垃圾,延缓衰老等作用。

玫瑰花,中和寒性,使得此方不温不燥。

三、拍:拍“窝”穴

中医认为按摩穴位利于身体健康,同样身体有“三窝”经常拍一拍,有很好祛湿排毒作用。

1,肘窝:曲池穴

肘窝是个经络密集的部位,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心经 3条经络,此处还有多个穴位,其中曲池穴是人体的三大排毒去湿口之一,有助于排湿毒。

在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

每1-2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心、肺毒素。

2,腋窝:极泉穴

腋窝的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就是极泉穴。

极泉穴走心经,可去除心脏的火郁毒素,经常拍打这里有助于缓解肩膀疼痛、肩关节炎等,对心脏病、心肌炎、心悸、心绞痛也有帮助。

按摩极泉穴时,用力一定要均匀缓和,开始的时候可适当的轻缓一些,后来再慢慢的加大力量,以手臂产生酸麻感为宜。按摩的同时,最好配合深呼吸。

3,膝窝:委中穴

膝窝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面,且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

委中穴走膀胱经,是人体最大去湿气的通道,经常拍打这里可缓解关节炎、腰痛等疾病。

在膝窝处,拍打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1-2周拍打一次。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